冷眼集/交通違規執法政策反覆 道安改革三輸
交通部为解决「行人地狱」问题,去年推动各项修法,想透过执法达到成效,然而去年交通违规举发未结案率高于过往平均,这些罚单背后,究竟是道路工程设计不佳导致驾驶挨罚,抑或驾驶行为不良?既无明确答案,又不见明显改善,现在连罚锾也收不到,政府道安改革沦为「三输」。
去年六月交通违规记点新制上路,放宽民众检举及记点项目,之后政策反反复复,今年又限缩民众检举项目,若从去年交通违规举发未结案比率高达百分之十四点三,远高于近五年平均未结案率分析,显示民众对政策反复的无所适从,不仅难以让个人与政府仔细检讨问题,也达不到执法目的。
首先从道路工程设计端来看,禁止临时停车处所停车的未结案数名列前茅,可见民众对于道路工程设计是否合宜,存在疑虑,或者根本没有适合临时上下客、货的空间,导致驾驶被举发后,认为道路环境设计不佳,因而申诉、不愿缴罚锾。
交通部去年要求各县市政府,于今年六月前盘点临停黄线或停车格,却有八县市盘点仅个位数需求,四县市盘点后为「零」需求,县市政府的需求与民众及职业驾驶的需求,宛如在平行时空,又怎能透过道路工程,改善交通问题?
此外,若加强执法后,驾驶无法借此了解自己的驾驶行为哪里出问题,自然无法借由这张罚单,改变或重新训练自我的驾驶行为,又怎能透过交通违规举发,让道路变得更安全?
换言之,违规举发后,政府无法从数据中分析道路工程的问题,也无法让需要回训的驾驶,经由制度重新回到交通环境中,如今连罚锾也收不到,道安改革可说是「三输」。赖清德总统在就职演说提到,要摆脱「行人地狱」的恶名,看来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