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預算未精算 後人接燙手山芋

近年台湾政坛,是非对错往往有两种判准尺度:一是常理下的正确,一是绿色执政下的正确。两条道路有时重合,有时相斥。赖政府宣布启动IDS国造潜舰量产,而且一次编下七艘预算,时程长达十四年,金额高达二八四○亿元,堪称典型范例。

国军近年自力造舰,都采先造一艘原型舰,测试后进行必要修改,然后启动量产。在资源有限下,一步一脚印实属必要。例如建造中的沱江级巡逻舰,量产型就与首艘沱江舰有相当大差异。IDS的金额与复杂度远高于沱江级,却在原型舰尚未交船、相关测试才刚开始的情况下,就开始编列量产预算。

换言之,如今政府宣称的「十四年、二八四○亿」,根本根本缺乏精确计算,只能够极粗略概估。等到几年之后,面临期程延长与预算增加,届时改朝换代已久,山芋留给后人去烫手。

就理性层面,正确模式当然是海鲲舰完成测评,再编列预算量产;将七艘舰分批次编列预算(即使简单得多的沱江级,也分为两批),使预算数字编列更合理,规格性能也可保留更大调整弹性。问题是,国军不管是添购硬体或改革软体,短期内都看不到成果,甚至除非战争爆发,否则难以检证效力。因此,在彻底实现「印象大于真相」的当今台湾政坛,政治人物早就体会到,第一要务是确保舆论绝不「逆风」的认知战。因此「强化国防」固然重要,「让人觉得我支持强化国防」却更重要,拥有一切优先度。

另一个值得观察的,是未来的IDS计划,是否仍将如海鲲舰一般,建立超乎体制之外的领导架构。国造潜舰创业维艰,初期不免采取非常手段。海鲲舰从无到有,功劳不可磨灭,然而现实也证明,即使主事者坚持作为「非正规但合法」,外界仍难免不断出现质疑与纠纷。如今进入量产,不管主事者是否同一批班底,都该回归体制,不应继续采取「良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