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的白月光,王传福的朱砂痣,魏建军的备胎
撰文/ 温 莎编辑/ 刘宝华设计/ 师玉超
最近,汽车圈又双叒开始站队了。
起因是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一年一度的粉丝盛典2021 NIO Day上直抒胸臆,“完全不理解,怎么现在还有人买油车?油车除了能闻点汽油味,别的还有什么好?”引得吃瓜网友纷纷留言,“汽油,那是什么神奇的液体?”
紧接着12月21日,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沈晖在个人微博上发文称“传统油车回不去了”,洋洋洒洒数百字后,得出的结论是“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
作为汽车圈的后起之秀,着眼于未来的蔚来汽车和威马汽车只生产电动车。
12月22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想在微博发布了一张名为“24个月挑战中大型SUV销量冠军”的统计图,内容是理想与大众产品近三年的销量对比图,并配文:感谢鞭策,继续努力。复盘故事始末,大概就是初生牛犊面临质疑,三年卧薪尝胆,君子复仇,最终扬眉吐气。
2020 年的大众汽车媒体沟通会上,大众汽车中国 CEO 冯思翰口无遮拦,“ 增程式电动车从整个国家和地球的角度来说,简直是胡说八道,是最糟糕的方案 ”。大众主管技术的高管也站出来补刀,“ 增程式电动车意义不大,现在讨论这个技术已经完全过时了。”
2021年,理想汽车发布了纯电发展的宏伟蓝图,但截止目前,理想仅有增程式产品。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当下主流的技术路线,燃油、增程、混动、纯电都曾面临质疑,无一例外。
而在更远的将来呢,纯电会是汽车的“终极”吗?在《锂,会被人类用光吗?》一文中,作者哈尔鲍曼用了一张图表来说明锂是会枯竭的。其中一组数据提到,2016年全球汽车约为13.2亿辆,包括小车、卡车和公共汽车,预期到2036年地球上将有28亿辆汽车,这还不包括工程机械,如果有1/3是电动汽车,则需要消耗200亿公斤以上的锂。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没有人知道最终的正确答案,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有意思的是,魏建军、李书福、王传福,这些跟随中国车市沉浮数十载,在商场中翻云覆雨的大佬们对机会有着敏锐的嗅觉,对明天有着自己的判断。
在通向新能源终极的道路上,他们分别践行着有别与他人的认知和偏好。从多年前开始,他们就另辟蹊径,积极探索油、电之外的能源在汽车产业中利用的可能性,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寻找着下一个增长引擎,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中。
早在2005年,李书福领导的吉利汽车就开始进行M100甲醇汽车自主研发;2008年,王传福提出了比亚迪的三大梦想,其中之一就是太阳能;2015年,长城汽车开始切入氢能赛道,至今魏建军大手笔投入超过20亿元。
甲醇、氢能和太阳能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在中国属于“富矿”。这些中国汽车的标志性人物,期待利用中国特有的优势,酝酿出一场更大的、系统性的革命。今年,“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更是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过去的选择。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与增程、纯电的发展路径一样,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面临质疑。在提到汽车企业于甲醇、氢和太阳能领域的布局和战略时,总有好事者喜欢用“豪赌”、“押注”来形容,在如今的市场中,三者也属于“小众”。
关于未来汽车的动力源,有两点基本形成了行业共识:一是以纯电为主,二是多种能源并行,互为补充。甲醇、氢能、太阳能,最终能否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哪些新能源、替代能源有望普及,欢迎文末留言探讨。
甲醇
李书福的执念
2017年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现场他给每个记者发了一本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乔治·奥拉写的著作《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
有不可考证的报道称,十几年前,李书福正是在看完了这本书后,内心愈发坚定了发展甲醇汽车的决心。
被这本书所影响的不只是李书福,原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由于多次为甲醇汽车站台,被业界尊称为“甲醇部长”,他在2015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建议搞甲醇的同志都去读一读。
“看了以后非常让人鼓舞,说明甲醇是很有前途的。书中提到,最有希望的方法是:回收二氧化碳,用二氧化碳做甲醇。通过催化氢化或电化氢化把二氧化碳用化学方法转化成甲醇,这样二氧化碳就可以作为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何光远是理论和路线的支持者,李书福是实践者和推广者。早在2005年,吉利就开始进行M100甲醇汽车自主研发,至今已经16个年头。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两会中,李书福曾多次提交与甲醇有关的建议。
2015年7月3日晚10点,李书福带队启程前往冰岛,和当地的碳循环国际公司签署协议,以总额4500万美金的投资,成为碳循环国际公司的重要股东,并派驻董事会成员。这是吉利继成功收购瑞典沃尔沃、英国锰铜汽车公司后,又一次出击海外市场。
“甲醇是清洁的含氧液体燃料,储运用便捷,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绿色甲醇是全球公认的碳中和必由之路。”6月13日, 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高端访谈上,已经鲜少露面的李书福发表讲话,“这条路我们一直在探索,当然最后可能以失败告终,但是我们现在还在坚持。”
李书福的执念之下,吉利乘用车和商用车中都积极应用甲醇。
“氢是未来储能,甲醇就是氢的载体,我现在怎么做的,电解水变氢气,氢气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补回来,然后变成甲醇,这个甲醇是复摊过程,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补过来,和电解质的氢气发生反应。” 在接受汽车商业评论采访时,今年3月上任的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讲述了应用甲醇的思路,与何光远多年前的一脉相承。
如今,淦家阅已经出任吉利甲醇汽车组组长,对甲醇汽车的未来十分坚定。
“首先,我们认为甲醇是一种替代石油的最佳液体燃料;第二,甲醇是中国最具备优势的,煤基特种燃料,上次习总书记也提到了大力发煤基特种燃料,中国具备这方面的优势。未来,如果能源不够,买不进来,或者价格高了,这将是非常具有潜力的补充能料的新方式。”
目前,吉利甲醇汽车的推集中在B端,将从明年开始进行ToC的试点。计划中,2022年,吉利将推出“雷神(参数丨图片)智擎甲醇混动“车型,百公里醇耗在9L左右,每公里的出行成本低于三毛钱。到2025年,百公里醇耗将降到7.6L,相当于百公里油耗3.5L,每公里的出行成本两毛钱。
吉利商用车集团CEO范现军在接受汽车商业评论采访时也表示,从能源结构来看,“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现状,油气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一直处于高位,而作为生产甲醇的主要原材料——煤的储量,我国可占世界比重超33%。
成立于2016年的远程汽车的其中的一条技术路线,正是以甲醇M100清洁能源和充换电技术为核心的公路商用车体系。
经过5年发展之后,11月8日,远程汽车首次公开亮相了代表下一代产品的新能源智能豪华重卡——星瀚H,这款产品支持纯电换电、增程换电、甲醇P2等多种新能源动力形式,首款车型预计将于2024年量产上市。
太阳能
王传福的梦想
比亚迪的简称是BYD,“build your dreams”翻译成中文就是“成就梦想”。
2011年,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深圳召开的一个技术研讨会中侃侃而谈了一个多小时,再次详细阐述了比亚迪的三大梦想:一是太阳能发电,二是储能电站,三是电动汽车。
“太阳能的利用对我们人类、对我们地球是唯一可持续的。这也是我们比亚迪的第一个梦想。”王传福说。
“长期看,能够依靠的能源是太阳能,太阳能才是人类真正依靠的能源。我们现在的风电、水电,风电就是太阳能,没有太阳能哪有风,没有太阳哪有雨。因为有了太阳,黄河、长江,水的蒸发形成云,云再下到黄河上,再形成水电。”
王传福说,油、煤,其实也是远古的太阳能转化的,光能作用形成植物,植物被动物吃掉形成动物,动物变成油,植物变成煤。而且太阳到地球的能量,一个小时,如果人类要都把它收集下来的话,可以供我们60亿地球人用一年。
“太阳能才是真正能够伴随我们人类一百年、一万年,一百万年的可持续能源。”
在企业成立之初,王传福就已经画下了帝国版图,储能的电池,新能源电动车和完全清洁的光伏发电,三者将支撑起比亚迪的盛世王朝。之后的很多次,王传福都在孜孜不倦的讲述着太阳能的梦想。
“大自然给了中东人石油,让中东人短期暴富,大自然没有给中国人石油,但是给了中国太阳能,中国有沙漠,可以用来发电,沙漠日照时间一年能达三四千小时。只要百分之一的沙漠铺上太阳能电池板,中国的电就够用了,所有的火电站都可以关掉,空气污染会大大减轻。”
这段王传福的演讲视频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一些人嘲笑他异想天开,但成大业者显然不拘小节,认准的方向会头也不回的走下去。
十年之后的6月9日,在2021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大变局下开新篇”中国商业心灵全会上,王传福发表了“比亚迪的坚持”主题演讲。演讲的开头,他先播放了2008年亲自主导拍摄的企业愿景片,再次回顾了三大梦想。
“谁也不曾想到,太阳能行业能发展成现在这样,当时的太阳能保持在1.6欧元/瓦,差不多是15元人民币/瓦,现在是1.3元人民币/瓦可做到上网。还有铁电池,当时只能做到循环3000次,出租车续航300公里,但现在能达到600公里,循环1.5万次。”王传福再次肯定了当初的选择。
如今,在光伏及储能业务方面,比亚迪拥有硅片加工,电池片、光伏组件制造,光伏系统等全产业链布局,业务足迹遍布英美日等国家。
比亚迪太阳能连续多年获Bloomberg Tier 1 全球一级组件制造商榜单,并且在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2020年组件与逆变器融资价值报告》中,比亚迪在光伏组件领域的可融资价值位居全球第8位。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产业布局与特斯拉“光伏+电动车+储能”的战略布局十分相似。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在多个公开场合称,特斯拉将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太阳能和更广泛的能源业务上,最终可能会超过汽车业务。比汽车业务更早,特斯拉的太阳能业务已经开始盈利。
氢能
魏建军的备胎
“氢气汽车被证明不是气候解决方案。在交通方面,电气化已占上风。虚假的辩论是在浪费时间。请尊重科学。” 今年5月,大众CEO赫伯特·迪斯在推特上炮轰氢能。
“迪斯是对的。氢是一种极其愚蠢的汽车储能形式。虽然将它用于火箭末级是最受关注的,但我不会考虑它的。”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挺迪斯。
氢能就像车市中的榴莲,喜欢的人特别爱,受不了的人连味道都不能闻,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属于前者。
“氢这个产业不是氢能源汽车的概念,实际上我们背后的逻辑是能源革命。”魏建军在今年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同于李书福和王传福的“初心”,长城汽车在2015年才开始切入氢能赛道,但这并不妨碍魏建军对氢能的执着。
在过去6年里,长城汽车已针对氢燃料电池技术投入了20亿元。2019年,长城汽车投入4.5亿元成立未势能源。进入2021年,政策利好下,长城汽车对氢能的投入愈发坚定。
今年3月4日,长城汽车哈弗品牌总经理文飞升任长城汽车沙龙智行CEO,负责长城汽车沙龙智行的各项业务管理工作,当时外界还在猜测文飞和沙龙的使命。
6月15日,来自长城沙龙文飞的内部公开信曝光了,文飞在信中提到,如果说特斯拉是全球第一的电动品牌,相信在不久的未来,SALOON将成为全球第一的氢电双能豪华品牌。SALOON想要实现的是第一个将氢能战略落地,实现全品类氢能乘用车量产的品牌。
然而,到了广州车展前夕,长城汽车的打法又变了。文飞表示,4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是中国品牌向豪华进阶的关键。沙龙的品牌目标是,成为40-80万元中国豪华纯电第一品牌。也就是说,沙龙已经默默“放弃”了氢能,但长城汽车没有放弃。未来将有专门的品牌聚焦氢能乘用车板块,这意味着长城汽车更坚定的选择。
此前3月29日,长城汽车召开了氢能战略全球发布会,总结了过去5年的成绩,也展望了未来5年的发展。
长城未势能源董事长张天羽宣布,未势已经完成了氢能产业布局以及研发体系、能力建设、技术攻关和产品验证,正在规划产业落地及市场开拓。
他同时预告,今年,长城汽车将推出全球首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并在全球率先完成100辆49吨氢能重卡应用项目落地;2022年,首支高端乘用车服务车队将出现在冬奥会的舞台上;2023年实现核心动力部件推广数量国内领先;2025年剑指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氢能是商用车未来理想的解决方案。目前,长城汽车所在的保定市已携手北京、张家口、郑州多个牵头城市申报国家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城市群,同步规划了重卡、物流、客运、乘用车等4大运营场景,规划示范推广1330辆,氢能重卡项目的投运。长城汽车在氢能领域已经规划了“商乘并举”的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条赛道上,长城汽车并不孤独,日本的丰田和韩国的现代汽车都积极布局其中。
“具体到关于氢技术与氢技术应用,这背后必须是国家的力量。”魏建军一语道破天机。氢能、太阳能还是甲醇的发展,并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只有在政策的推动下,才有可能真正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