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的牛年“三劫”

2020年12月31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新年致辞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关键词——科创板。致辞中,李董事长对吉利汽车正在进行的科创板之旅,充满信心,并对吉利汽车登陆科创板之后的若干重大工作事项,进行了展望。

气氛昂扬,美酒飘香。

此前的2020年9月1日,吉利汽车正式向上交所递交了科创板上市申请,9月28日科创板上市委员会随即同意吉利汽车首发上市请求。科创板汽车第一股,似乎已经从梦想,照进了现实之中。

时至今日,已经很够听到牛年倒计时的声音,但吉利汽车的科创板之旅,早已于年中止步,而最近吉利控股又遭国家反垄断局行政处罚,加之9月份市场监管总局处理的三家哄抬汽车芯片价格的公司中,也出现了吉利李书福的身影。所以说,2021年吉利的步伐并不十分顺畅,李书福董事长新年致辞中的目标,也未完全实现。

以上,被部分网友称之为李书福的牛年“三劫”。当然,观察吉利汽车的发展史,也是历经曲折,波谷波峰交相前进,也总能在经历波谷之后,再度迎来下一个发展阶段。

既然历史如此相似,在此回顾李书福董事长的牛年“三劫”,不无裨益。

科创板铩羽

吉利汽车冲击科创板上市,是当时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

因为科创板的定位是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吉利汽车科创板上市行动,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也给业界提供了一个观察科创板包容性的一个窗口。

吉利汽车科创板之旅的前半段,进展神速。6月中旬董事会批准,9月1日提交上市材料,9月28日获得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的批准。总共也就3个月的时间。

按照吉利汽车的计划,预计上市后将发行17亿股,募集资金200亿元左右。资金投向为研发新的车型和对前瞻性技术进行投入。

但9月28日科创板上市委过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未见吉利汽车的发行动作。哪方面出了问题?此次吉利汽车上市承销商为中金公司和华泰证券,是国内第一梯队的两家券商,在专业和效率方面,肯定不会有问题。

但在漫长的等待之后,却是2021年6月份上交所终止吉利汽车在科创板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决定。

真正的程序是,吉利汽车首先撤回在科创板上市的文件,然后上交所再终止审核。也就是说,吉利汽车在已经拿到批文的情况下,主动放弃了在科创板上市的进程。

对于吉利汽车科创板铩羽,笔者认为这是国内资本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吉利汽车作为红筹股回归,国内交易所的各个板块,包括科创板,肯定都持欢迎态度。对于吉利汽车而言,挂牌属性和定位更加硬核的科创板,肯定是其最优选择。

但2021年以后,科创板运行近两年时间,科创板在支持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方面,作用越来越大,而其“科创”的属性,几经修改之后,也更加清晰和明确。

而吉利汽车在此期间的基本面,却没有太大的变化。所谓时移世易,吉利汽车此时再登陆科创板,在研发投入比例、营业收入年增长率等方面,就显得非常牵强。撤回申请,是明智的选择。

目前,汽车制造商撤回上市申请的,吉利汽车并非孤例。东风汽车也曾于深交所的创业板过会,拟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10亿元,但今年10月4日,撤回申请。

非汽车行业的联想集团,也曾于9月30日申请科创板上市,但仅一个工作日,就撤回了申请。

可见,科创板目前对于挂牌的企业,审核十分审慎。这也是国内资本市场成熟的标志,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经非常完善的情况下,拟上市企业根据行业和业务定位,到属性符合的板块发行股票和上市交易,既是交易所的要求,也更能在IPO之路上,加快进程和提高效率。

与哄抬汽车芯片价格的企业有染

整个2021年,汽车芯片的问题,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绕不过去的魔障。据统计,一辆普通汽车需要芯片200多颗,新能源汽车则至少需要500颗,汽车芯片短缺成为常态,很多汽车厂家叫苦不迭。

吉利汽车作为汽车制造大厂,相信也知道芯片供应链紧张之苦。

在此情况下,国内有个别商家,恶意抢购芯片,囤积居奇、哄抬价格,造成部分汽车芯片价格持续上涨,有的上涨3-10倍,个别上涨达30-40倍。

2021年9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突然出手,对三家“捣乱”企业进行公开处罚。这三家企业分别为上海 锲特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诚胜实业有限公司和深圳誉畅科技有限公司。处罚原因是,三家企业在销售汽车芯片过程中,有“哄抬价格”的行为。

有关事实特意提到,上海锲特、上海诚胜、深圳誉畅3家经销企业大幅加价,进价不到10元的芯片,以400多元的高价销售,涨幅达40倍。而在供需平衡交易条件下,汽车芯片贸易商的加价率,一般为7%-10%。

有汽车产业的人士指出,这种趁机囤积居奇、谋取暴利的行为,确实让终端生产商深受其害。

巧合的是,被处罚的三家企业,有一家企业的间接股东中,工商注册资料显示,出现了李书福董事长的影子。

工商信息显示,深圳誉畅是湖北东峻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湖北东峻的大股东是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亿咖通持有湖北东骏51%的股份。而湖北亿咖通则是李书福持有70%股权比例的控股公司。

湖北亿咖通在其官网上介绍,公司是由李书福与沈子瑜于2016年共同创立,在2020年和2021年还分别获得了百度、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和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长江经开车联网产业基金的战略投资。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吉利相关人士认为,吉利控股与深圳市誉畅科技有限公司无投资关系:深圳誉畅的母公司是湖北东峻汽车电子公司,而湖北东峻是湖北亿咖通和湖北东峻实业集团的合资公司。湖北亿咖通不直接参与湖北东峻汽车电子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后者的法人、董事长及总经理也均非湖北亿咖通的派遣人员。

这种解释是否为业界接受,似在两可之间。

根据吉利汽车的公告,湖北亿咖通是亿咖通集团的联属实体公司,受亿咖通集团所控制。而李书福董事长为亿咖通集团的创始人之一,通过铭豪集团持有亿咖通集团发行在外的股份比例为49.51%,同时吉利控股的高级管理人员李东辉和安聪慧,也在亿咖通集团持有股份。

亿咖通集团成立于2016年,为一家汽车智能化科技公司。截止到2021年6月,公司总资产为36.6亿元,净资产为2.1亿元,2019年亏损6.74亿元,2020年亏损4.7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9月18日,湖北东峻电子进行了工商变更,湖北亿咖通从持股51%,变成了持股49%。

如此变更之后,表面上,湖北亿咖通对深圳誉畅不具有间接控制的关系了,但其股权关联仍在。说李书福董事长或者吉利汽车,与深圳誉畅“有染”,这个说法仍可成立。

当然,深圳誉畅是独立法人和市场主体,其经营上违规行为,公司主体自行承担,有关部门处罚的也是深圳誉畅,股东层面无需承担责任,况且李书福是第三层股东。以此事实出发,说李书福或者吉利控股与深圳誉畅无直接持股关系,也是不无道理。

上了反垄断局的处罚名单

11月18日,反垄断局刚刚挂牌成立,20日就放出了大动作:一次性公布43起没有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对这43起案件所涉企业,进行行政处罚。

吉利控股集团的名字,赫然在列。

据行政处罚决定书,2021年1月10日,百度在线与吉利签署协议,设立合营企业,百度在线与吉利分别持股55%和45%。根据上述协议,合营企业由双方共同控制。

资料显示,百度在线与吉利成立的合营企业为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由百瑞翔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5%,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持股45%,两家股东分别是百度和吉利控股的关联公司。

反垄断局的处罚书认为,百度在线与吉利设立合营企业,其中百度在线持股55%,吉利持股45%,双方共同控制合营企业,属于经营者集中,公司取得营业执照之前和之后,均未依法申报,构成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对双方各处罚50万元。

可以说,此次集中处罚43起案件,显示出未来的反垄断权威不可阻挡之势。而用来“祭旗”的企业,大都在业内举足轻重,名声显赫。比如,腾讯、阿里、滴滴均在名单之列。

50万元的顶格处罚,对吉利来说,当然无关痛痒。但被反垄断局的第一把火烧中,也是颇显尴尬,算是一小“劫”吧。

一直以来,吉利集团和李书福董事长在公共舆论场上,还算正面,吉利汽车的发展态势,放眼国内也属于顶流之列。因此,料2021年的所谓“三劫”抑或是三个小挫折,也不碍吉利集团和李书福董事长2022年的既定战略和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