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3年获「社会光明面新闻报导奖」 ETtoday专题「死刑 刑?不刑?」受肯定
▲113年度「社会光明面新闻报导奖」颁奖典礼。出席典礼的贵宾包括世新大学校长陈清河、电视台主持人陈文茜、台北市政府观传局局长王秋冬、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总会长赵怡等。(图/记者潘姿吟摄)
记者陈诗璧、潘姿吟/台北报导
在「九一记者节」前夕,台北市新闻记者公会于今日(30日)举办了113年度「社会光明面新闻报导奖」颁奖典礼。《东森新媒体ETtoday》连续第3年获得评审肯定,专题中心制作的「死刑 刑?不刑?」荣获平面新闻报导类优等奖。出席典礼的贵宾包括台北市政府观传局局长王秋冬、电视台主持人陈文茜、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总会长赵怡、世新大学校长陈清河等。评审委员代表、文化大学新闻学系教授庄伯仲表示,今年共有189件作品参赛,最终仅有15组获奖,得奖率仅7.9%,这些获奖作品均为精选之作。
台北市新闻记者公会理事长妙熙法师指出,星云大师曾提到媒体能救台湾,这次颁奖典礼不仅表彰了「社会光明面新闻报导」,同时也纪念了「九一记者节」,意义深远。
庄伯仲教授进一步说明,「死刑 刑?不刑?」专题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主要原因有二:首先,企划用心且别具巧思,采访对象涵盖广泛,包括死刑犯、受害者家属、赞成与反对废死的学者与NGO、国际特赦组织、辅导死刑犯的牧师,甚至执行过枪决的法警等。其次,报导结合了AI科技和死刑民调,使资讯更为完整,易于理解,这样的表现值得2个赞的高度肯定。
▲113年度「社会光明面新闻报导奖」颁奖典礼。《东森新媒体ETtoday》专题中心制作的「死刑 刑?不刑?」荣获平面新闻报导类优等奖。(图/记者潘姿吟摄)
「死刑 刑?不刑?」采访团队为专题中心陈诗璧、潘姿吟、林挺弘、林纬平等人,陈诗璧表示,团队投入4个月时间制作专题,从田野调查到整理37位死囚的档案资料,并从国家图书馆找出相关历史资料,协同公司制作团队运用AI绘制死囚样貌,还透过志工协助,与死囚欧阳榕多次探视后进行书信采访,了解其狱中状况和对宪法法庭的看法。
陈诗璧强调,「死刑是否违宪?」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立场,虽然它并非新议题,但今年宪法法庭召开,媒体仍然需要善尽社会责任,提高大众对死刑议题的关注度。为此,ETtoday采访团队展开了一系列采访计划,花费大量精力,寻找死刑的相关人物,说出他们的真实感受,并透过文字叙述与事件分析,将繁杂的案件和法律条文以白话文呈现,让不同立场的意见能在同一系列报导中得到平等讨论。她同时感谢公司的支持、同事们的努力,以及主办单位和评审的肯定,最后,她感谢台湾是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使得每个艰难议题都能公开讨论。
今年参赛作品的主题涵盖社会正义、环境问题、长照议题、教育、交通、医疗、死刑、贫富、劳工等领域。参赛报导总计189件,其中包括平面作品93件(含学生作品5件)、广播新闻报导37件(含学生作品1件)、电视新闻报导59件(含学生作品4件),是近6年来参赛作品数量最多的一届。评审工作由台北市新闻记者公会主任委员兼召集人黄肇松教授领衔,联合8位专家学者进行,最终选出15组得奖团队。
中国新闻学会秘书长杨盛昱指出,今年所有参赛作品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他指出,优质的新闻报导源于记者的亲身实地采访,强调「新闻是跑出来的」这一新闻工作的精神。秘书长赞扬参赛者们深入社会各层面,用脚步丈量真相,用笔触描绘人性,充分展现了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113年度「社会光明面新闻报导奖」评审委员代表、文化大学新闻学系教授庄伯仲表示,今年共有189件作品参赛,最终仅有15组获奖,得奖率仅7.9%,这些获奖作品均为精选之作。(图/记者潘姿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