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史话-民国三十八年的蒋介石 长江失守 兵败如山倒(五)

孙中山的儿子孙科。(本报系资料照片)

宋美龄在园子做菜,蒋介石一旁观看。 (本报系资料照片)

共军渡江战役发起攻击前的誓师大会。(本报系资料照片)

老蒋先生在干些甚么?

共军全面向江南进攻,欲以武力压迫政府签订和平协定。

1949年4月1日,蒋公与谷正纲、郑彦棻等研究民主救国运动实施办法。郑氏于报告党部迁穗后情况,翌日离去。和谈代表张治中、邵力子、黄绍竑、章士钊、李燕、刘斐等由京飞平。

次日,命经国转达对中央党部补充指示:「和谈必须先订停战协定;共军何日渡江,则和谈即停止;其破坏责任应由中共负之。」随后一天,河南信阳就失陷。

制定和谈方针

4月5日,张群到溪口,谈南京对和谈之情形。行政院52次院会通过特派张群为西南军政长官、白崇禧为华中军政长官。迨14日明命发表。次日,蒋公偕张群等游金峨寺。午后出发,至新河头,乘民船,经宝林寺游览,至横溪登岸。晚食、宿于该寺。笔者所属警卫队伍,曾随扈前往。

4月7日,中常会在广州举行会议,通过和谈方针之意见,并决定和谈五原则为:

一、为表示谋和诚意,昭信国人,在和谈进行开始时,双方应即停战,部队各守原防。共军在和谈进行期间,如实行渡江,即表示其无谋和诚意,政府应即召回代表,并宣告和谈破裂之责任属于共党。

二、为保持国家独立民主之精神,以践履联合国宪章所赋予之责任,对于向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为目的之外交政策,应予维持。

三、为切实维护人民之自由生活方式,应停止所有施用暴力之政策,对人民之自由权利及其生命财产,应依法予以保障。

四、双方军队,应在平等条件之下,各就防区自行整编;其整编方案必须有双方互相尊重,同时实行之保证。

五、政府之组织形式及其构成分子,以确能保证上列第二、三、四各项原则之实施为条件。

1949年4月8日,长江下游北岸之桥头堡,除浦镇外,皆已失陷。共军渡江之势已定。李代等以求和、求降不可待,故又有求蒋公出面领导。即请张群飞京洽告,鼓励李代共同剿共为惟一要旨,务使其安心并力一战。蒋公命张群迅返南京,再度强调支持李代共同反共之立场,使其安心领导。

次日,郑介民来溪口。国民党中常会一八二次会议通过人事案:以程天放继任黄少谷为宣传部长;以倪文亚继陈雪屏为青年部长;派郭寄峤继张维为甘肃省党部主任委员;派陈诚继蒋经国为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

4月10日,周至柔、胡宗南今来溪口,蒋公分别延见。为期挽救当前危机,并加强内部团结,有意电邀何应钦、阎锡山暨李代总统、白崇禧等至杭州会商对策。阎锡山来溪口后,蒋公与之谈论如何防范中共假借和谈,拖垮政府之阴谋。

4月13日,蒋公偕经国父子孙三代及侄辈,于晨八时自妙高台出发,至北溪,嗣经大俞而至石窗。此区为四明山核心地区,皆为土共盘踞之地。冒险进入,亦一奇事。返途经仗锡,途经屏风岩,镌有「四明山心」四大字,颇壮观。笔者所属警卫为前卫部队,曾任斥侯尖兵,于12日最先进入该地区探察。

国共和谈在北平第一次正式举行。

4月16日,驻日代表朱世明抵溪口。次日午前,蒋公见驻日代表团长朱世明,谈对日问题。以恐和谈成功,李白签降,彼时不宜在国内;谓拟相机在彼邦小住,或为结交日本共同反共之计;另谈及拟请日籍陆军教官充实国军力量等等。何院长派专机书呈昨由黄绍竑自北平携回中共所提之「国内和平协定」。并转知在溪口之居正、吴铁城及朱家骅迅回京参加会商。蒋公于是日上、中、晚三度与居氏等三人商谋和谈问题。

4月18日,党中央发表声明,重申和平谈判,应以前示之五项原则为基础。次日,政府决定拒绝中共所提「国内和平协定」之无理要求。并与王世杰谈印度、日本及韩国近况。

1949年4月20日,共军全面向江南进攻,欲以武力压迫政府签订和平协定。午后五时,张群、吴忠信来溪口,报告京中研讨中共所提条款之会议经过及其结果。并言李代仍有意希蒋公出国之意,并以回桂为要胁。是晚,共军陈毅部,因江阴要塞叛变,大举渡江南侵。和谈因而破裂。

和谈瞬息破裂

4月21日,共军刘伯承部,分由、棕阳、官洲、华阳等地渡江,向贵池、彭泽进犯。次日上午10时,蒋公偕吴忠信飞抵杭州笕桥机场,李代总统、何应钦、张群、王世杰、白崇禧及夏威自南京来,即在机场举行会谈。李代首先表示,和平方针既告失败,请蒋公复职。蒋公为求内部团结,说明只讨论时局应对政策,不涉及人事之变动。

会谈决定于党的中常会之下设非常委员会,经由此一决策机构,协助李代总统。并由何应钦兼任国防部长,统一陆、海、空军之指挥;并自明日起,政府迁广州办公。在会场午膳后继续会商。惟白崇禧与夏威于4时先离。6时李代等亦相继离去。本应当日遄返溪口,因以飞机驾驶外出未归而留住杭州于西湖畔之市府外宾招待所。即见浙省主席周喦。是日安庆失陷。(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