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军分区绿色扶贫释放富民红利
11月9日,贫困户荣长贵卖掉3800棵银中杨树苗。一遍遍数厚厚一摞钱,他高兴得不得了,逢人便说:“要不是解放军帮助培育‘生态林种苗’,俺的穷日子还不知道啥时能熬出头呢!”像荣长贵这样,受益生态扶贫而脱贫致富的困难户,在辽宁省义县地藏寺乡杨树沟村还有不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梳理总结帮扶经验,锦州军分区领导的认识更加坚定: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地藏寺乡是该军分区的脱贫攻坚对象。这个乡十年九旱,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尤其是杨树沟村贫困率高达22.58%。多年来,各级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帮扶,但收效不大。
军分区领导经过广泛调研,决定帮助贫困乡亲大面积种植抗旱耐寒、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的银中杨,坚持用生态扶贫的理念,��开脱贫攻坚新路子。
刻不容缓,说干就干。该军分区组织民兵在杨树沟村6片荒地、荒山、荒坡栽种了280亩生态林种苗,建成了生态林苗圃基地。
“一棵银中杨的价格是普通杨树的4至5倍。”地藏寺乡领导告诉记者,银中杨树皮光滑美观、不飞絮,生长速度快、苗木出圃期和成材期短,是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绿化理想的速生树种。
“银中杨根蘖繁殖能力强,繁育种苗不用二次投资。”一位在苗圃翻耙平整土地的村民告诉记者,“只要把苗干齐地表割下,留下苗根,来年根部就会继续繁殖种条,萌发出多个新植株。这不仅防止了苗木质量退化,而且还降低了成本。”
280亩种苗走俏市场的第二年,杨树沟村38个深度贫困户也就全部摘帽。军分区以此为契机,把杨树沟村的经验向全乡推广。随着栽种面积的扩大,他们又针对银中杨适宜做林下经济的特点,发动群众发展林下经济,推行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饲模式、林菌模式、林药模式和林粮模式。
林下种植、养殖规模的形成,又促进了当地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实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既增加了地藏寺乡各村原有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又弥补了生态林短期无收益的缺陷。
经过军民的连续奋战,地藏寺乡的荒山荒坡荒地全部披上了绿装,使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280亩生态林也释放出越来越多的富民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