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启动黄河源头雪豹调查 弥补三江源相关调查空白
大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最近联合世界自然基金会、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展开黄河源头雪豹调查活动,以弥补三江源地区相关调查空白,推动自然学界进一步了解掌握当地雪豹的分布状况。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雪豹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在大陆政府支援下,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等组织机构与政府生态部门密切合作,在长江源头及澜沧江源头发现大量雪豹活跃记录,全面推动研究该物种的进程。
根据北京大学、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等机构近期联合发布的《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现状》研究报告指出,长江及澜沧江源头部分已调查区域的雪豹分布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近3只。在距离黄河源头200公里左右的阿尼玛卿雪山周边,科研人员在短短两年内拍摄到了500多张和雪豹相关影像。
从先前研究来看,目前尚为雪豹调查空白区域的黄河源头很可能是连接昆仑山及三江源头各地雪豹的核心廊道之一,对于种群交流扩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自然基金会雪豹保护专家何兵表示,2018年10月下旬,科研人员在黄河源头区域进行实地调查时找到雪豹的粪便和刨坑,在家户访谈时,一些牧民也提供相关印证资讯。
何兵说,透过今后在黄河源头地区进行长期持续的雪豹调查,研究人员将逐步确定当地的雪豹种群数量、分布密度及生存状况。
长期在三江源地区进行野外实地调查的北京大学博士后肖凌云说,目前,中国相关科研人员正一同努力填补三江源地区的雪豹调查空白,不断扩大调查区域面积,此举有利于学界进一步掌握整个三江源地区乃至全球的雪豹种群现状,更加了解雪豹的物种习性。
肖凌云表示,依照学界专家2017年在吉尔吉斯斯坦国际雪豹峰会上达成的共识,全球12个分布有雪豹的国家需完成对20%雪豹栖息地的生态彻底调查,最终才能估算出相对准确的全球雪豹数量及物种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