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发言争议 赖指示依规办理

针对陆生一句「中国台北」引绿营围攻,陆委会可能祭出行政处分,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左二)6日与国民党立委举行「请民进党政府高擡贵手,不要对两岸交流戒严」记者会。(姚志平摄)

陆生访台期间称呼「中国台北」引发争论,陆委会打算惩处,绿委吴思瑶认为,陆生的发言伤害台湾人民情感,支持并尊重陆委会对主办方的处置,但蓝营痛批,此举将造成两岸交流寒蝉效应;赖清德总统6日则质疑对岸违背交流本意,主管机关将依规办理。

邀请陆生团来台的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6日指出,按照与陆委会切结书,若有违反规定,是「即刻停止行程」,但陆委会当时并没有要求,现在回头要惩处,将会对其他民间团体造成寒蝉效应。

蓝委罗智强、苏清泉则呼吁陆委会不要用戒严心态处理两岸交流,若要因此处分主办方,干脆改名叫「玻璃心委员会」,或裁撤陆委会、海基会,把预算砍到底。

赖总统昨在结束帛琉行程返台前,也被媒体问及此事,他表示,一直以来都希望两岸可以展开健康有序的交流,但如果涉及矮化台湾,甚至一手所谓的交流、一手共机共舰扰台,不仅台湾人民不会接受,也违背交流的本意。至于是否惩处马英九基金会,赖总统说,后续由主管机关依规定处理。

赖清德也特别提到,这次看到台湾有许多热爱民主的年轻人站出来,清楚表达立场,并愿意以民主来交流,「这就是民主台湾的可贵」。

针对蓝委批评戒严心态,陆委会表示,只要能促进两岸对等尊严相互尊重、健康有序良性互动,政府都正面看待,并支持协助。但若涉及矮化,引发社会对立冲突,台湾人民不会接受,更违背交流本意。陆委会强调,台湾从事两岸交流的团体非常多,绝不会因为哪个团体受到依法进行必要行政程序监督,就说成是「交流戒严」,接下来也会充分参酌马英九基金会表达的意见。

教育部则表示,向来支持两岸青年学子在平等互惠及对等尊严原则下,进行健康有序之交流活动。

此外,2024台北上海双城论坛16日陆方人士将来台,负责与对岸沟通的台北市副市长林奕华6日表示,5日已将102人的上海团名单送交陆委会,有信心名单能够通过审核。不过陆委会也循往例,要求签切结书,包括陆访团应「低调」还有互动必须「对等」,过去也曾被要求不能受访,今年应该也会维持这样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