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辅导孩子写作业,情绪崩溃,怒扇孩子十几个耳光,无法共情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天早上收拾妥当以后打开手机,就刷到了一个视频,让我看得无所适从,不可思议。

一个妈妈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情绪崩溃,突然就失控了,扇了孩子十几个耳光,又扇了自己一个耳光最后还踹了椅子一脚。

同时伴随着还有尖叫、怒吼。

“你写啊,坐正了,改啊……写的是什么……”

看完很震惊,觉得这个妈妈就像疯了一样,怎么就能到这种程度呢?

你能共“情”到这个妈妈吗

我自己是无法共情到这个妈妈的,因为我和我的孩子之间是平等的,一直是平等沟通,我无法想象如果我这样对待我的女儿……一辈子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我接受不了,从女儿的角度我就接受不了。

我跟朋友讨论了这个情绪失控的妈妈,朋友表示能够理解她的崩溃。

“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态度不认真,敷衍,左扭右扭,我真的很崩溃,我昨天就发飙了,不过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不像这个妈妈这样失控。”

我只有一个问题:情绪失控,对孩子提升有意义吗?

朋友说没有,我说那为何还要去让自己发飙生气呢?

她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虽然知道这对孩子的提升毫无意义,甚至会有反作用,但是到了那个节点,还是无法控制。

从“我”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点

我特别能理解朋友说的“能理解这个妈妈崩溃的点”,她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不过她会理智很多,把这种情绪控制到一定的范围内。

能共情到的和不能共情到的一定是两个人群,人都是以自己的角度来看世界、评判世界的。

我是不能共情到的人群中的一个,因为我和孩子的日常相处方式是平等的,过完年孩子5岁了,我就更尊重她的个人想法和选择了。

有人会问:平等地对待孩子,他们真的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吗?

朋友就认为孩子是“一天不打上房揭瓦”,有的时候打、骂,都是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和方向,把孩子带到正路上来。

如果说能够控制在一定的情绪范围内,动手的力气也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通过这样的方法教育,也会有一定的效果吧。

但是情绪失控下的这种过激反应,我认为只有负面的,没有任何正面的引导意义。

任何一个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模式,都有固定的模式,家长习惯了这样的模式,孩子也习惯了这样的模式(被动习惯也算是),我始终觉得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就保持靠一点点沟通来解决问题,那么孩子也能接受这样的方式。

我之所以愿意选择平和的方式,我是觉得这是更有效的方式,而且不会衍生不确定的负面影响。

但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这个方法可能真的只适合从一而终,就是孩子从2岁开始,我们就选择平等的沟通方法,不会用大人惯用的“打骂、怒吼”手段来达到孩子听话的目的,那么孩子就一定会逐渐成为一个愿意用沟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人。

不反对“打孩子”,但是一定要理智

我其实并不是严格地反对打孩子的妈妈,我觉得对于幼儿来说,打几下屁股,让他们冷静下来,也不算不是一种好方法(不能太频繁了,一年一次还是可以的)。

孩子从出生到一路成长起来,在幼儿园阶段,因为孩子无理取闹,情绪到了某个点,打一两次都是正常的。

可是我们还是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一个负责的家长,打什么位置,打到什么程度,这个不应该是无知的,应该是确定的,换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在理智范围内。

但是当孩子懂事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后,上了小学了,我是无法支持“打孩子”这件事的,一旦想到孩子受到家长情绪崩溃状态下的暴打,无法接受。

辅导作业如何才能不崩溃

朋友说,辅导作业减寿,因为真的会气到不行。

朋友问我为什么不会生气,是不是孩子太优秀了。

孩子的资质都差不多,这个年龄段行为习惯也差不多,基本上这些点孩子身上都会有。

不生气,是因为我能平等地看待孩子,我不会按照我的水准去要求孩子,我在跟孩子接触和沟通的时候,能够清晰地划定界限,接受孩子的年龄,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接受孩子的幼稚,有的时候甚至是不够配合。

当我们在开始辅导之前,接受了这一切的时候,怎么还会生气呢?

这也是我不理解的一件事,我权当认为,生气就是因为没有降低标准。

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多盯着乐观积极的方面,看到孩子进步的点,就不会陷入情绪炸弹里了。

跟孩子接触的时候,情绪崩溃失控,伤娃伤己,话说多少都无法叫醒一个不想醒的家长,还是多控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