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总是犹豫超久?学会4招摆脱「选择后悔症」

记者黄棱涵/综合报导

你是有「选择困难症」的人吗?买东西常常选超久,站在超市货架前,犹豫到底要选哪款洗发精,打开网购页面,看了半天还是不确定哪台咖啡机最值得买,甚至选餐厅时,翻遍评论还是怕选错,在《驾驭脑中的小剧场》一书中指出,这些烦恼,其实就是「资讯焦虑」在作祟!

▲买东西时你常常会犹豫很久吗?(示意图/视觉中国)

心理学专家指出,当我们不断搜集资讯、反复比较选项,反而容易陷入决策疲劳,导致更难做出选择,这种「强迫思考」让人误以为只要搜集够多资讯,就能做出完美决策,但现实往往相反,资讯越多,反而越难下定论。

想清楚再买,真的比较好吗?研究给出意外答案荷兰社会心理学家艾普.狄克思特修斯(Ap Dijksterhuis)曾在家具卖场做过一项研究,他把消费者分成两类:「一进商场就决定买什么的人」与「逛很久、比较再三才买的人」,并在购买几周后调查满意度,结果让人意外,那些快速决策的消费者,对购买的商品更满意,反而是思考太久的人,容易后悔!

研究发现,当我们花很多时间比较、思考,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段「烦恼的时间」也是一种成本,结果当商品没有超出期待时,就会觉得「亏了」。相反地,那些看到特价商品立刻下手的人,没有经过太多比较,自然不会对错过的商品感到可惜。

如何避免「选择后悔症」?现代人面对的选择越来越多,想买个东西可能要查好几篇开箱文,甚至连点外送都要考虑一个小时。心理学家建议,想降低资讯焦虑和决策压力,可以试试4种方法:

1. 给自己设限:决定前设定一个时间限制,例如「十分钟内决定要吃哪家餐厅」,避免无止境犹豫。2. 相信第一直觉:研究显示,人在短时间内做的选择,和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满意度其实差不多。3. 少看比较资讯:过多的资讯只会增加困惑,选择前先缩小范围,避免陷入「选择障碍」。4. 专注于核心需求:想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被行销话术影响,才不会买完后悔。

▼《驾驭脑中的小剧场》。(图/采实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