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揭露东风-26「五大要点」 实现「核常快速转换」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18日发表文章揭露东风-26的5大要点,其中提到它的特色是「不需要换弹体只要换弹头」,就可以对敌方实施核反击或常规火力突击,实现核常快速转换。
根据《中国的2500英里射程的「航母杀手」导弹是核威胁吗》这篇文章指称,在过去6年左右的时间里,每当涉及中国第一枚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时,相关文章非常多,但对于9月时推出的更大射程版东风-26,可掌握的资讯甚少。对此,透过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教授、跨国研究所撰稿人安德鲁.埃里克森(Andrew S. Erickson)的侦探技能,进一步了解到它们之间的功能与差异。
要点1:东风-26有多用途--不仅仅是航母杀手
与东风-21D相比,它的特点是「核常一体」,就是同一个弹体,既可运用核弹头对敌实施核反击,也可携带常规弹头实施常规火力突击。它的方式是以「不换弹体换弹头」来实现核常快速转换。
要点2:它可以在危机中帮助中国增大核武库规模在核武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它作为中程弹道导弹,通过临战临机换装核弹头,可适需求形成远程与中程、战略与战役相衔接的核威慑与核反击能力。
要点3:移动问题
相较于井式发射和阵地发射的弹道导弹,它的另一特点是无依托机动发射。过去的陆基机动发射,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都要预设发射阵地;虽然战前、战中可实施大区域机动,但目的地都是预设的发射阵地,因此在数量受限的情况下,使这类导弹容易暴露行踪,一旦被摧毁,就会造成「有弹无阵地」而难以发射,且对于打击「作战链」运行节奏快、机动性强的敌军不是很有利,因为所需要展开和准备用时较长。
「无依托机动发射」对发射阵地没有严格要求,有利于导弹力量的隐蔽及全域机动,且也利于作战单元快速展开、发射、转移,使生存和打击能力同步提高,尤其是水面舰艇这类目标,如果捕捉到敌方的机动资讯即可临机打击。
要点4:北京希望「以攻助防」,致力于「联合行动」
随着反识别、反拦截和高集成等技术发展,战略战役战术导弹的机动性、突防性、精确性普遍提高。通过技术升级和融入一体化联合作战网络资讯体系,它的综合战技性能不断提高,可说是「以攻助防、应对挑战」的重要武器。
要点5:空海一体战令中国思虑很多(可能就是他们研发东风-26的原因)
虽然美国为平衡军种利争、弱化「热战」色彩、降低「对冲」风险、谋取「道义」加分等,对「空海一体战」予以「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的包装,但综合信息显示,它「基于热战、分化地区、破坏稳定」等原构想和计划并未实质性改变,反而以「维护地区安全与和平、保证公域航行权不被改变」等为旗号,加紧推进了相应准备。例如,五角大楼正将航母、核潜艇、巡洋舰、驱逐舰、濒海战斗舰等60%的海军兵力调整部署到亚太,整合海基、空基、天基等力量构建「联合打击特遣队」;既用政治胁迫、经济拉拢、外交施压等手段巩固原有军事联盟,还以军援、联演等方式威逼利诱一些国家成为军事联盟准成员。
东风-21型弹道飞弹(DF-21)是中国开发的机动式中程弹道飞弹,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反舰弹道飞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专门对付美国的航空母舰,因此被称为「航母杀手」,且在进入大气层部有气动翼面控制弹道时,射程可达3100公里以上、精准度则在方圆100公尺以下。
▼东风-21D。(图/翻摄自中新网)
掌握即时讯息↘免费下载新闻云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