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中國經濟下滑 應注意是否轉移聚焦至台灣

美中竞争关系加剧,美国学者今天表示,中国过去以脱贫成果自豪,但近年经济下滑,美方与台湾要密切关注中国是否可能为转移内部注意力,而将政治、经济或军事动作聚焦到台湾身上。

长风基金会今天举办「美国对中国的大战略」讲座,耶鲁大学「国际安全研究」主任威恩斯坦(Edward Wittenstein)、曾派驻美国在台协会及代理美国驻北京大使的资深外交官阮大为(DavidRank)、前行政院长江宜桦以及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出席座谈,许多学者专家也与会交换意见。

谈及美中关系的起伏,威恩斯坦表示,中国过去以让人民脱贫的成果感到自豪,但近年经济表现下滑可能让所谓「成功的故事」不再那么有效,导致中国部分政策举动受到质疑,美方与台湾要密切关注中国是否可能为转移内部注意力,而将政治、经济或军事动作聚焦到台湾身上。

俄乌战争爆发、中东地区发生冲突,威恩斯坦指出,外界认为美方可能放缓对印太事务的关心,然而,不能忽视中国可能对印太地区有所动作,因为中国不论在政治或军事大多缺乏透明度,各界不能一直认为台湾或印太事务是明天的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日前在国情咨文中提到要与中国寻求竞争而非冲突,他认为,这已总结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策略方向,但说来容易做来难,如何定义双边互动才是关键。

中国在2022年8月时任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的裴洛西(Nancy Pelosi)访台后切断与美方军事联系,当时双边关系不断下探;威恩斯坦说,去年底拜登和习近平会谈,讨论台海、军事冲突、芬太尼贩运和人工智慧(AI)等议题,双边关系看似稍微缓解,但并不代表立刻好转,而是尽可能降低误判。

对于最近抖音议题引发的相关争议,威恩斯坦说,这些争议包含军民两用科技、AI等技术可能被有心人士使用的风险,或许是竞争一环,但也可能是破坏美中信任的因素,因此透过对话的互相理解至关重要。

针对台湾议题,阮大为表示,应对中国带来的挑战已是美国民主党及共和党的共识,而且在华府承担责任的人,没有一个人会希望激怒中国攻台,而是必须避免冲突。

阮大为说,美中应该认清彼此利益,有些议题「道不同,不相为谋」,美方当然致力不要让台湾出现在习近平的待办清单上,而台湾自我防卫的意愿与态度也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