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怎么救? 学者:继续代工、舍美亲中

中央大学台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大任。(图/本报资料照)

记者徐珍翔台北报导

台湾今(2015)年面临「保一」难题,为逃离全球景气放缓、红色供应链崛起等冲击政府不断放话要企业升级产业转型,「创新」更被视为一种救命良药。不过,中央大学台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大任11日却指出,台湾不应该舍弃代工、转向品牌,要调整的是──将市场欧美转向中国大陆,「避免竞争、多互补,会有很大机会。」

吴大任11日前往「2016年台湾及主要国家经济展望」论坛演讲,原本只打算解说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的他,却突然说自己想谈谈「台湾产业竞争力」的问题,当下拿台湾与主要竞争对手国──韩国相比,称我国产业以中小企业、垂直分工为主,韩国靠大企业垂直整合,并反问台下「谁比较好?」

「我们运气还不错,台湾走向代工,是对的路。」吴大任语出惊人说,全世界能力创新的国家非常少,因为需要文化支持、长期培养,以美国来说,苹果以创新闻名,其实背后承担许多失败风险;他认为,台湾的中小企业在高风险投资上,意愿明显不足,但身在市场机制淘汰赛中,靠着代工吸取美国先进技术「才是对的路」。

他进一步解释,台湾厂商要帮欧美大厂代工、生产出全世界品质最好的产品对方就必须将技术移转台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做出符合他们要求的顶尖产品。」强调诺基亚(Nokia)、三星(Samsug)、宏达电(HTC)都走向品牌,也曾成功过,「但要维持不容易,那是少数。」

至于当下代工业的难题──红色供应链,吴大任说:「长期来看,不用太过忧心,因为中国企业有狼性,未来会走品牌,最后也有机会像美国找台湾代工。」强调台湾现在就要丢掉既有优势──代工,改投入本身较弱创新,会很辛苦,「只要量大,就算代工只能拿10%利润,也很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他虽认同台湾企业应该转型,但指的是「从欧美市场转到中国市场」,并且要避免竞争、多互补,「中国也许短期可以低价抢单,但台商在生产制造上较有效率,长期仍有优势。」直言当下各项经济数据虽不佳,但主因国外经济下滑,只要台湾继续做代工,未来经济不至于太差

资讯恐慌症发作?下载「ETtoday新闻云APP」快速补给→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