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战 开启台股中途岛逆转战役

《台湾银行家》第169期 台股逆袭港股启示录

2023年11月28日,台股加权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出现黄金交叉!「台升港降」,台股加权指数连年上升,港股恒生指数则暗自垂泪,趋势似已不可逆转。台湾必须抓住难得的机会跃起飞升,专注自身产业经济发展,摆脱受中国影响,开创自己的新时代。

近来金融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台升港降」:台股加权指数连年上升,港股恒生指数则暗自垂泪,眼睛雪亮的投资者,都看得出这样的变化,台股指数超越港股,则是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回头看台、港两地的发展,台股在1986年首度登上千点,之后在「台湾钱淹脚目」的浪潮中,于1990年创下12,682点的历史新高,但是1990年之后,台股从高点跌到最低2,485点。1992年起,港股指数就领先台股,甚至在2018年,恒生指数来到33,484点,台股在11,126点,两者最大差距达22,358点,是台湾加权指数与香港恒生指数差距最大的时期。

当时台股有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台湾有过这样的危机经验,「台湾曾钱淹脚目」,却因为执政者的错误决策,让产业一度走向空洞化。那时台湾一边争执「戒急用忍」还是「大胆西进」的过程中经济一边成长,其实就是吸收了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生产力,过程中台湾产业似乎更上一层楼,不仅电子业发光发热,即使传统产业制造业也默默看似业绩大好,诞生无数隐形冠军。不过这有很高的风险,贪恋廉价劳工与减税之优惠,等到没有甜头之后,业者就面临比以往更高的营运挑战,台商竞争力就逐渐下滑,连带影响台股也空洞化。

直到蔡英文政府执政,搭配资金回台并导引投入实体产业的政策,鼓励台商业者回台,让企业立足台湾,布局全球,产品可以行销全世界。经过这几年,台湾产业的体质转强,更具韧性,在国际市场上有目共睹,股市也是跟着水涨船高,台股从8,000点左右大涨到18,619点,有几大关键因素,一是半导体,最主要是全球晶片大厂台积电股价最高涨3倍,外资都按赞,而这对台股加权指数有卓着贡献,其他科技类股股价也有上涨4至6倍,经过数十年,产业生态系已有很大变化,而台湾电子产业抓住最新国际发展趋势,能继续创新转型,是带领台股走势继续向上的重点。

美中贸易战后,供应链移动的趋势,也为台湾创造绝佳的转型契机,而当时蔡政府除了用更优惠的税来吸引资金回流外,也积极推动战略产业,特别是「五加二创新产业」,包括绿能科技、亚洲矽谷、国防产业、智慧机械、生技医药、循环经济及新农业。蔡总统曾说,「我们拚经济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过去多是政府辅导领头产业,「五加二」则是透过系统整合既有及新增的产业创新,带动整体产业及经济结构转型,让台湾经济真正能够「转大人」。也就是有吸引力的产业政策,才能吸引台商资金回流,同时造就台股资金行情。

除了产业与国际形势有利以外,台股近年来的好表现,也是反映着这种机运,因中国正在崩溃,台湾要掌握能自己站起来的新力量,可望促使台湾的经济进一步升级,若能升级成功,台湾的未来无可限量。曾经台湾一度是靠吸食中国劳动力而发亮的新星,中国崩毁的现在,台湾却有机会靠着自我的产业成长与创新,取得突破下一个门槛的力量,这就是台股「中途岛逆转战役」能成功的意涵。

时隔31年,2023年11月28日,台股加权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竟出现了黄金交叉!11月28日台股收盘17,341.25点,大约领先香港恒生指数20点左右,尾盘港股小幅拉升又小赢台股12.89点。近期,台股指数已经站稳17,000点之上,港股则掉落至16,000多点,台股与港股从拉锯态势到交叉走势的趋势越发明显。

当然,股市指数以加权计算方式产生,直接拿指数来比大小意义不大,或许可用更为实际的「总市值」来比较,如今台股市值逼近新台币56兆元,2015年时才不到新台币30兆元;港股总市值现近港币30兆元,2015年时则为近港币25兆元,2020年时更曾高达近50兆港币,从总市值的成长幅度可看出,台股的确风生水起,港股则是「打回原形」,虽然台股总市值距离港股尚有差距,但改变不了「台升港降」的趋势。(全文请见第169期《台湾银行家》)(本文作者为科技新报数位内容行销总监、金融研训院顾问,业余研究历史,着有金鼎奖非文学类奖《橡皮推翻了满清》等,与金融研训院黄崇哲院长合著《乡民的金融科技能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