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曾跟前经纪人撕破脸 合约动荡后…「心怀感激」

灭火器出席《庞克经理人》映后座谈会。(图/翻面映画提供)

记者林映妤台北报导

台湾本土庞克乐团「灭火器」今年4月被前经纪人傅铅文祝骊雯合约未到就走人,岂料傅、祝再被灭火器反过来控诉负债累累,欠了灭火器跟猛虎巧克力许多钱,最后双方不欢而散。照理说「经纪人」、「经理人」对乐团来说可能是个敏感话题,但灭火器2日晚上出席电影《庞克经理人》映后,却大方谈论此事。

《庞克经理人》是一部描述推动庞克音乐文化幕后英雄丹尼菲尔德(Danny Fields)个人生平的音乐纪录片片商周末邀请灭火器、八十八颗芭乐籽等台湾本土乐团观赏并参加映后座谈会,曾因合约问题造成乐团动荡的灭火器,大方回应主持人提问的有关「经理人」、「经纪人」的问题。

▲丹尼菲尔德与Ramones乐团。(图/翻面映画提供)

吉他手宇辰先表示:「很感谢许多过去在灭火器尚未成名之前,就慧眼看出灭火器的价值贵人,尽管很多贵人后来因为诸多因素而未能继续合作下去,但所有团员都是心怀感激的继续往前发展,不辜负任何人的期待。」主唱大正也补充:「不只是灭火器,每组能够站上更大的舞台的乐团,乐团发展过程中,必定曾经获得许多人的帮助,不只是经纪人而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许多乐迷朋友的力挺支持。」

灭火器也说,片中六十、七十年代美国纽约地下文化与庞克音乐场景发展时,乐团、乐手毫无包袱地尽情乱搞,冲撞体制,打破常规,完全做自己,让他们超羡慕;更重要的是竟然会有像丹尼菲尔德这样的经纪人愿意支持乐团,还有乐迷愿意力挺,整个时代就是这样大破坏后大建设的创造全新文化。他们也回忆最早开始玩团时,也跟片中许多经典庞克乐团的起步一样,只有满腔热血,想要透过音乐发泄,并没有想过后来可以有什么影响力,甚至,给予那么多年轻人往前冲刺勇气。《庞克经理人》上映中。

►电影新闻+实用资讯,加入『ET看电影』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