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共交流 步履上海模式

(图/本报系资料照)

两位知名的上海涉台学者盛九元与严安林1月初低调来台参访,原本是一次试水温的动作,却遭到台湾媒体全程曝光,让一次可能重启二轨协商的机会破功。这次的破局,也许陆委会会被质疑没有协商的诚意,才会让消息曝光。但若没有诚意,陆委会也不可能核准两位学者来台,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两岸关系的敏感性、复杂性,绿营不可能不知道,尤其是赖清德总统在元旦讲话中,特别提到台海应该维持和平和平稳定,这是他过去讲话中没有提过的期望,他还喊话两岸可以先由「观光小两会」开启谈判,可见赖总统已经知道美国川普就任总统以后,美中关系会有新的变化,台湾不能继续跟大陆对呛,所以才会希望能与大陆展开交流。

但是,大陆对赖清德的喊话并没有回应,应该是赖清德的喊话中并未提到大陆希望跟民进党对话的政治基础,包括接受九二共识,或认同中华民族、两岸一家亲等,以至于大陆国台办无法正面回应赖清德的喊话。

反观,如果大陆没有心与民进党进行沟通,也不可能核准两名大陆学者来台试水温,既然核准了,还同意去年在台北举办「双城论坛」,显然显现大陆也是期望在民、共交流中「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上海先行,北京跟上」的作法,应该是现阶段大陆可以接受的模式。

可惜两位上海学者来台交流的行程被曝光,其中跟绿营国安外围组织亚太和平基金会与国策院全绿营的学界人士座谈被揭开,在大陆学者还在台湾之时,更大剌剌的把照片交给媒体刊登。

当然,原本应该秘密走访台湾的行程会被曝光,应该是绿营内部抢官位抢得厉害,有功者抢功,无功者企图破坏有功者的机会。毕竟,绿营内部已经少有像前国安局长陈明通那么有经验与大陆沟通者,但是台湾的安全又寄望在摸清大陆对台的底线,没有经验者坐上国安会咨询委员的位置,恐怕才是最大的国安危机。

既然民共之间连试水温都困难重重,赖清德希望重启两岸交流的心愿恐怕就很难达成。陆委会今年也必然要想办法突破僵局,若无法达成,想必每个人脸上都要出现三条线——心忧。

那么民共之间又该如何突破僵局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台湾不再坚持非要两岸协商不可,直接开放上海市政府已经表态的上海团客来台旅游,先释放一些善意,不必非要把可以先做的事给堵死。虽然这么做不符合赖清德希望的「观光小两会」协商模式,但是兵马未至、粮草先行,先让上海团客送一些粮草给台湾,何乐不为,等到时机成熟,民共自然就有协商的机会。

如果这么做还是觉得有失面子,那么想办法选择第三地协商,也不是不可。过去国共协商一开始都是选择在第三地举行,双方建立交流的政治基础,自然会有下一步的动作。而陈水扁时代的「澳门模式」,达成两岸包机的做法,让马英九上台后,可以立即启动两岸直航的机会,何尝不是一个沟通的好模式。

启动两岸协商的新模式既然困难重重,为何不循以往的模式推动,或是这次让上海先行,北京跟上形成新的模式,相信大陆也不是铁板一块,赖政府若有意破冰,不会找不到可破之处。(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