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谈精神自信 大陆正开启一场网路「文艺复兴」

南京栖霞区与镇江句容市、扬州仪征市日前携手开展「跨江沿江 互通互融」宁镇扬核心区长江文化保护与传承主题活动。(摘自中新社)

中国的政经强势崛起,中国的「精神文明」如何找到自身定位,正逐渐成为当代中国需要思考的议题。大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表示,通过网络等手段,中国的年轻一代很可能将开启一场中国文化的「文艺复兴」。但这种精神文明的自信并非是「排外」,而是能客观、理性,实事求是的「平视」外部世界。

去年大陆两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抛出「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当时这样的说法引发不少讨论,普遍认为习的「平视」更多来自于当代中国强劲的政经实力,然而在「精神文明」上是否也找到相应定位,可能是接下来更重要的课题。

张维为日前在《这就是中国》的电视栏目中,就中国人如何「从精神上站立起来」,提出相关看法。

张维为指出,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渗透和文化渗透,最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透过各种交流或各种奖项,把某种「审美标准」灌输给中国的知识精英,又透过被西化的知识精英来垄断中国的审美标准,乃至中国人文、艺术、社会科学方面的标准,从而实现西方对中国的某种「文化规训」和「意识形态霸权」。

他称,国际化本身是一个工具性的东西,它要因时而变;要不要国际化、国际化多少,是要与时俱进的。但是有一些人就把它当成一种抽象的教条,甚至当成某种「政治正确」。这些现象反映的都是这种精神上的不自信,精神上没有站起来的现象。

张维为认为,当大陆很多主流文化界人士还在讨论「即使走出去了,为什么也出不了圈」之类问题的时候,中国的年轻一代已经通过网络等媒介直接冲向世界,由中国年轻人推动的网路文学、短影音等面向已经异军突起,表现出巨大文化自信。

他直言,「我有一种预感,中国的年轻一代,以他们今天的眼界、三观和才华,有可能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开启一场源于中国文化的,震撼这个世界的文艺复兴。」

而谈及「精神自信」,张维为则提醒,今天中国自信一定是不排外的;实际上,讲自信,平视对方、平视外部世界,平视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理性地、客观地看对方,更加实事求是。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也说,自信绝对不意味着不去学习别人的东西了、关上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