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擂台-从大陆就业市场谈陆生来台

行政院力促在立院本会期结束前,通过采认大陆学历和开放陆生来台两项政策。招收陆生和采认大陆学历配套而行,是促进两岸长久和平发展的重要契机。目前台湾开放交换生来台学习已有成果,不过,交换生来台学习半年、一年,和陆生来台念大学研究所,是相当不同的两回事,援引交换生制度经验推论陆生来台政策肯定成功,恐怕是不当类比。政策的制定务必考虑周延,一旦失误,两岸大学生都会悔不当初,甚至连带对两岸融合产生排斥心理笔者并非反陆生来台,而是不愿此项政策在偏颇背景信息错误决策过程下失败。

大四陆生以实习谋职为重

阵子民调显示北京大学生近五成愿来台念书。但大陆目前实际情况是,大学生在三年级暑假几乎不分科系都去实习,在各公司行号里以实习的名义卡位。尽管学校大四还有课,学生几乎都以实习单位为重;除了考研一族,没人在乎大四课程

自高考扩招后,每年大陆毕业人数直线上升,就业竞争激烈,毕业如同失业。大陆尼尔森人事主管说:「毕业之后才来投履历表,肯定是过去一年没人要的,公司不会考虑」。大陆公司通常不排斥实习学生,因为实习就是廉价劳工,何乐不为?大陆的劳动法虽明文禁止各企业试用的名义长期以低薪压榨新进员工,不过实习不受该法约束。在深圳大学任教时有学生在某国企不支薪「实习」了两年,就等纳编正式员工的一天。甚至有学校创造出「社会实践」的课程争取学生实习机会,帮公司逃脱法律约束。民调所谓「去台湾念书」若写明「大学第四年不能回北京找实习单位,且不许毕业后在台湾就业」,结果又如何可想而知。

陆生未必能补足生源缺口

两岸交流在对等原则下,台湾开放陆生来台就得承认大陆学历,如果大陆学历获采认,台生肯定大幅增加。会有不少台生去大陆,反映了两岸整体的发展现况趋势,主要是因少子化趋势加上台湾的大学过多。据估计12年后,生源短缺将达7万,固然会有陆生来台湾,可是能补得上缺口吗?

台湾的160多所大学可大致分三类:国立大学、早年成立的私大、近几年成立的私大。国立的经费政府靠山,又不用顾虑生源不足,对开放陆生自然是乐观其成。近几年成立的私大有些已感受到生源不足,一方面希望来的陆生够多能带来活水;却又担心去大陆的台生更多。倒是早年成立的私大老神在在。少子化再怎么严重,去大陆的台生再怎么多,他们都是中前段班的大学,轮不到被淘汰,尽管学生素质可能大不如现在。立院监督下,国立开放名额应不会占太多,来台陆生自然大批涌入这些早年成立的私大。无论陆生来多少,他们总是赢家。但近年招生不足的私校因台生赴大陆的人数超出预期,能招收到的陆生又少于预期,梦魇提早来临,教育部能坐视不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