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成中国车企第二大海外市场,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忧心忡忡

8月28日消息,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引领下,中国已成为墨西哥的主要汽车供应商。美国担忧中国可能利用墨西哥作为绕过关税的“后门”,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

根据墨西哥经济部的数据,2023年中国向墨西哥的汽车出口额达到了46亿美元,使其成为墨西哥的主要汽车供应国。

根据汽车制造商和研究公司MarkLines的数据,比亚迪在今年第二季度超越了本田和日产,成为全球销量第七大汽车制造商。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对其价格合理的电动汽车需求的增长。

比亚迪当季新车销量同比增长40%,达到98万辆,而在同一时期,包括丰田和大众在内的多数主要汽车制造商的销量却出现下滑。比亚迪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海外销售,过去一年中,其海外销量几乎增长了两倍,达到10.5万辆。现在,比亚迪正在考虑在墨西哥的杜兰戈、哈利斯科和新莱昂三个州中选择一个作为其新工厂的建设地点。

外国投资对墨西哥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比亚迪声称,该工厂将创造大约1万个工作岗位。作为特斯拉的竞争者,比亚迪在墨西哥市场销售的海豚Mini车型价格约为398,800比索(约21,300美元),价格仅略高于特斯拉最便宜车型的一半。

由于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施加高额关税,这些制造商无法将其产品直接销往美国,因此他们寻找其他市场来销售其高科技汽车。然而,随着墨西哥成为中国电动汽车的关键市场,华盛顿官员担心墨西哥可能被用作进入美国市场的“后门”。

这种免关税待遇是《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T-MEC)的一部分,该协定自2018年起生效,取消了三国间许多产品的关税。根据该条约,如果一个外国汽车公司在加拿大或墨西哥制造汽车,并能证明使用的材料均为当地采购,其产品几乎可以免税地出口到美国。

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在墨西哥售出的轻型汽车中有20%来自中国,共计273,592辆,同比增长50%。目前,从中国进口到墨西哥的大部分汽车都是西方品牌在中国设立的制造厂生产的,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宝马和雷诺等。

根据专门研究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业务的Linked Global Solutions的数据,墨西哥是中国汽车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俄罗斯。

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

美国与欧盟均对特定中国商品实施了加征关税措施,尤其是在汽车和半导体芯片生产领域,这些领域已经成为掠夺性竞争、关税和限制措施调查的焦点。这一新的地缘政治策略促使西方公司寻找将生产工厂迁出中国的替代方案,这种趋势被称为“近岸化”。

考虑到对国内汽车制造商可能产生的影响,美国已将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100%的关税,加拿大也将实施类似的关税措施。欧盟在今年7月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并于近期提议将税率提升至36.3%。面对这种情况,比亚迪决定在土耳其建立新工厂,以规避这些关税。

对于当前面临挑战的日本汽车制造商而言,北美市场正日益凸显其关键性地位。鉴于高额关税壁垒,中国电动汽车在北美市场的渗透率极低。随着北美地区对电动汽车需求暂时放缓,丰田和本田的混合动力车型正在获得市场青睐。但这是否能弥补在中国及其他市场的销量下滑,还有待观察。

对墨西哥而言,汽车正在取代石油成为经济重要支柱。汽车工业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8%,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并直接创造了100万个工作岗位,间接创造了350万个工作岗位。今年第三季度,流入该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占到了国内总投资的22%。

墨西哥的崛起为全球汽车出口大国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从2022年到2023年,墨西哥在全球汽车出口国中的排名从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这一跃升主要得益于汽车出口的显著增长,年增长率达到14.33%,总额达到1890亿美元。

汽车行业已成为墨西哥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23年其出口占国家总出口的31%。汽车行业不仅稳固了墨西哥的经济增长势头,还显示了在美墨加协定框架下的深度区域一体化,进一步增强了该产业的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

在全球汽车出口国排名中,墨西哥的提升尤为突出,逐步超越了日本和美国,上升到第三位。同时,欧盟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而中国则从第五名上升到第二名。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墨西哥汽车出口的显著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汽车工业中的重要地位。美墨加协议促进的区域合作无疑是这一成就背后的关键驱动力。

2023年,欧盟继续领跑全球汽车出口,总额达到8310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中国(1700亿美元)、墨西哥(1580亿美元)、日本(1570亿美元)和美国(1570亿美元)。

这些数据涵盖了轻型和重型车辆以及汽车部件的出口,反映了这些市场在汽车产业中的活力和竞争力。特别是墨西哥在这一领域的显著增长,无疑巩固了其作为全球汽车出口大国的地位。(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