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預測疾病風險…全基因檢測該不該做?專家:恐衍生1問題影響投保權益
全基因检测技术的突破,使人们可在新生儿时期就了解自身基因组成,提前预测可能会面临的疾病风险,但也可能衍生基因歧视,影响投保权益。情境示意图。图/本报资料照片
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日新月异,这项新显学在被视为是揭开人类生命奥秘的解码之钥的同时,却也被外界质疑恐将成为打开潘朵拉魔盒的诅咒之源;专家提醒,全基因检测恐衍生「基因歧视」影响投保权益。
虽然全基因检测技术的突破,使人们可在新生儿时期就了解自身基因组成,提前预测可能会面临的疾病风险,让健康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精准性和个别化。
但保险法权威刘北元提醒,若将基因检测纳入核保考量,对保险风险评估所带来的冲击,可能让保险制度失去互助的精神,使保险制度的团体性面临松动。
根据《2023年全球基因检测市场报告书》显示,去年全球基因检测市场规模达到了172.3亿美元(约新台币5,300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262.1亿美元(约新台币8,000亿元)。
现阶段,台湾基因检测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消费型基因检测,例如祖源分析、月老配对和用于「潜能开发」的儿童基因检测,这类非医疗目的的基因检测争议最大。
第二类是针对癌症患者,通过基因检测了解患者的基因,以配合相应的标靶药物进行「精准给药」,这已逐步纳入癌症标准治疗中。
第三类是为了检测新生儿可能的疾病,进行的产前遗传诊断、新生儿筛检及罕见疾病检测。
最后一类是药物相关检测,如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和抗药性检测。
有关消费型检测和医疗型检测项目及机构在台湾目前没有明确划设规范。不过,卫福部于2021年修正公告的「特定医疗技术检查检验医疗仪器施行或使用管理办法」(特管法)将涉及医疗决策的高风险基因检测纳入管理。
根据「特管法」,包括癌症、产前、新生儿、罕见疾病、药物反应等医疗型的基因检测都必须在医疗机构中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统计数字及分析,显示基因检测技术正在快速普及,但也让愈来愈多人开始面临两难困境,基因检测一方面帮助民众及早发现疾病风险、采取预防措施;另一方面,一旦知晓自己带有某些疾病基因,也可能带来沉重心理负担,更恐惧未来购买保险将遭到「基因歧视」。
刘北元进指出,保险是人类发扬互助精神的智慧产物,基因检测对风险评估所带来的冲击,可能会让保险制度失去互助的精神。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讲座教授兼健康创新中心主任、台北荣民总医院肝胆胃肠科教授级主治医师吴俊颖则担心,将基因检测结果应用于保险评估中,可能会造成「基因歧视」的问题。例如,有基因缺陷的个体,即使在健康状态下,可能会面临无法购买保险或需支付更高保费的情况。
他强调,告知个人未来可能罹患某些疾病,会对他们造成心理压力和恐惧;特别是当医疗技术尚无法提供有效的治疗或预防方案时,这种预测性的资讯会让人感到无助和焦虑。
吴俊颖举例,如果检测结果告诉你十年后会得到老年痴呆症,但目前医学却无法提供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方法,这对病人来说是非常残忍的。
他认为,在没有找到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告知患者未来可能罹患的疾病,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这种恐慌也可能会导致民众频繁就医,进行许多不必要的检查,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面对基因检测技术对保险制度所带来的冲击,各国政府开始提出相应措施。包括中国大陆、美国及英国均要求禁止或限制保险公司使用基因资讯;以及利用这些资讯设定保险金额门槛;并制定行业自律准则对保险公司加以约束。
这些措施旨在平衡保险公司的利益、个人隐私权及保险互助的精神,防止基因歧视的发生。
至于台湾,如果基因检测逐渐成为一股不可挡的趋势时,刘北元建议,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保险局应该加强对基因检测相关数据应用的监管,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规范保险公司是否可使用这些数据进行风险评估?若可使用,其使用的范围和准则为何?
至于一般民众,吴俊颖建议,民众应该对这些新技术保持开放态度,但同时谨慎对待,避免过度依赖这些技术来进行健康管理,或因恐慌而滥用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