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组团“打野”,网传挖野菜攻略可信吗?
说起春天的味道,一定少不了各种野菜,荠菜、马兰头、香椿头等成了餐桌上的春季美食。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年轻人们流行着一种“打野”热,“打野”其实就是到野外摘野菜。在某社交平台上,关于“打野”的话题有近9千万的浏览量。
▲图片来自某社交平台截图
━━━━━
“打野”为何火了起来?
近日,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一些网友会分享自己“打野”的经验,或是推荐一些适合“打野”的地方。例如杭州、成都、长沙等地均有相关的“打野”词条推荐。
▲图片来自某社交平台截图
一些网友整理出了本地的“打野”地图,详细标注了适合挖野菜的地点。还有一些组团“打野”的招募帖子,一些挖野菜群的成员多达上百人。
▲图片来自某社交平台截图
挖野菜并非当代人的“专利”。我国古代采食蕨菜的历史相当久远,《诗经·召南·草虫》便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的诗句。清明前后,正是食春笋的时令,而我国挖食竹笋的历史也相当悠久,《诗经·大雅·韩奕》言:“其蔌维何,维笋及蒲。”“蔌”,相当于今天“蔬菜”的意思,是说蔬菜主要是笋和蒲。
如今,年轻人们用“打野”表示挖野菜,让挖野菜这个古老的活动变得新潮起来。在四川成都,掀起一股“打野”热。据成都商报报道,一些市民认为城市生活节奏快,上班族压力大,当周末走进山里徒步、摘野菜等等,的确很治愈,“进入大自然就会觉得更放松,更自由。”
此外,热起来的“打野”,旅游公司自然也嗅到了商机。据成都商报报道,目前挖野菜的热门点位几乎都是在距离成都几十上百公里的山里,网上新发了不少“打野团”。据悉,团费88元/人,可以在成都市内多个地点集合上车,有专门的领队跟车。
有负责人介绍,由于成都现在“打野”很火,许多地方的野菜有可能被挖空,因此他们每次去的点位都不太一样。“成都气候比较好,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这个季节主要以折耳根、雪芽菜、野葱、清明菜、蕨菜、刺龙苞、羊肚菌为主。”
该名负责人表示,“羊肚菌比较稀少,不容易找到。有领队带着,不怕挖到有毒的(野菜)。”她预计成都这波“打野”热要一直持续到5月份左右,接下来的6-10月,还要发“捡菌子”团。
━━━━━
网传挖野菜攻略可信吗?
“打野”虽然可以亲近大自然,乐趣无穷,也有专家提示,乱食野菜可能会中毒。小编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北京打野”,会出现不少挖野菜经验帖,一些网友会分享挖野菜的详细地图,也有一些挖野菜群成员已是满员状态。
▲图片来自某社交平台截图
有人认为野菜是野生的,属于绿色食品,无污染、更健康。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北京科协发布的科普文章显示,天然野菜并非就是“绿色食品”,不少受污染的野菜经常吃还可能对健康有害。文中提到,我国“绿色食品”分为AA级、A级两个等级,A级绿色食品可以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而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所以,大自然生长的野菜并不属于“绿色食品”,野菜的质量没有任何监管,其生长环境有可能已经被污染,甚至也可能沾有农药、杀虫剂等。
野菜的营养并不会比我们栽培的蔬菜更高,且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食用有风险,不要擅自挖取。
此外,如因食用野菜出现头晕、恶心、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时,立即停止食用,及时催吐,并携带剩余野菜和呕吐物就近就医。
━━━━━
公园野菜不仅采挖违法还有食用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公园挖野菜是一种明令禁止的行为。《北京市公园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二款和第五十六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游人游览公园禁止采挖植物行为,有采挖植物行为的,责令改正,并可以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说,游客在公园挖野菜属于违法违规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图片来自首都园林绿化微信公众号
此外,公园野菜有风险,食用公园野菜要谨慎。公园野菜并不像“挖野菜大军”认为的那样是健康无害,相反可能有害有毒。公园的野菜是人工播种的,主要是为了防风固沙,增加公园环境观赏性,根本不具备可食用性,大多被打过了杀虫剂、除草剂、农药,可能存在农药残余,并不比市场上售卖的蔬菜健康、安全。
公园内采摘的野菜,其生长环境和过程均不可控,“身世”不像人工种植的蔬菜那样可追溯,食用有很大的安全风险。比如,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生长的野菜,富集了一定量的重金属,大量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许多公园为控制观赏性植物的虫害,会定期喷洒除草剂、杀虫剂等,普通市民很难辨别自己采摘的野菜是否浸润过这些有害物质。
北京市园林绿化宣传中心提示,采摘、食用野菜其实有较高的植物学门槛,有些有毒植物的长相酷似野菜,没有经验根本看不出来,希望缺乏相关知识经验的市民不要“瞎掺和”。
━━━━━
【小知识】
以下野菜你都认识吗?
▲蕨菜。图片来自IC Photo
▲荠菜。图片来自IC Photo
▲红芽香椿。图片来自IC Photo
▲艾草。图片来自IC Photo
整合自首都园林绿化微信公众号、北京科协微信公众号、成都商报、中国艺术报等
编辑 马浩歌
校对 贾宁
值班编辑 康嘻嘻 李加减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