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养育方式,竟是孩子多动症的风险之源?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有很多因素影响其发展,包括遗传和基因 - 环境相互作用。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还有两个额外的关键因素似乎对其发展有重大影响:养育方式和儿童气质。这两者在塑造儿童患 ADHD 的风险方面相辅相成。那么,您如何知晓哪种养育方式最为有效呢?

在这里,我们研究儿童气质、养育方式和 ADHD 之间的联系,以及帮助您的孩子管理情绪和类似 ADHD 行为的最佳方法。

孩子的气质指的是他们与生俱来、有助于其整体个性的先天特征,也就是他们的情绪风格以及适应不同情况和环境的方式。

美国儿科学会列出了构成孩子气质的九个主要特征:

这些特征通常会把孩子归为三种较为宽泛的气质类别之一:随和、慢热和具有挑战性。

一般来说,随和的孩子快乐、活跃和积极。他们的强度适中,容易适应新人、学校和其他情况或环境,几乎没有焦虑。

慢热的孩子更内敛、善于观察和冷静。他们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适应新情况,在交新朋友或结识新人时可能会害羞。一旦熟悉和舒适,他们就会变得更容易接受。

一个具有挑战性或“难搞”的儿童非常活跃,偶尔可能会爆发或情绪强烈。他们可能难以适应新环境,比如学校,并且往往有更多的行为问题。他们通常是爱挑剔的婴儿,还容易发脾气。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称,多动症有三种主要类型,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多动症类型 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型的多动症 容易分心和健忘,难以集中注意力、组织或完成任务,并且很难遵循指示和对话。 多动冲动型的多动症 坐立不安,过度健谈,焦躁不安和冲动。可能经常打断他人,从他人手中抢东西,随意插话,不停地跑、跳或爬(通常在较小的儿童中)。 综合型的多动症 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型和多动冲动型多动症的症状。

事实上,很难区分您的孩子表现出的是与年龄相符的行为还是真正的多动症症状。毕竟,难道每个学龄前儿童都没有静坐或集中注意力方面的困难吗?

关键在于看症状的持续时间——例如,孩子的冲动、多动或无法集中注意力在 7 岁时是否与幼儿时期相同?它是否开始干扰日常生活?虽然许多儿童往往会摆脱类似多动症的行为,但其他儿童则不会,医生可以帮助确定多动症是否是原因。

研究表明,儿童气质和多动症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特别是注意力不集中或表现出高活动水平和强烈情绪反应的儿童。也就是说,气质本身并不总是多动症的预测因素,因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也在起作用,包括影响父母和儿童气质以及育儿方式的基因 - 环境相互作用。

最近发表在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理学研究上的一项纵向研究,历时近 20 年,研究了儿童气质、育儿方式和多动症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首先评估了 4 个月大婴儿的气质,重点关注他们对新事物的反应。

“有这样一群有趣的婴儿,他们喜欢我们摆在其面前的所有新声音和新景象。他们会微笑、大笑并伸手去抓,”研究的合著者希瑟·亨德森解释说,她是一位发展心理学家,也是滑铁卢大学心理学教授和系主任。“我们对观察我们现在称之为‘旺盛’特征的发展后果非常感兴趣。”

充满活力这一特征所描述的是那些展现出高能量、情感丰富且兴奋的婴儿。

这项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父母所报告的行为、亲子互动以及儿童的多动症症状(非诊断性的),来探究具有这种充满活力特征的儿童直至 15 岁的发展结果。

最终,他们发现,如果父母采用他们所谓的“指导型”育儿方式,高能量儿童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动症症状会较轻。亨德森博士解释说,“指导”这个词并不等同于控制型育儿方式——恰恰相反。

她说:“指导与父母真正给予支持以及提供身体和语言提示来帮助引导他们有关。”(例如,如果他们情绪激动,帮助他们深呼吸。)“指导[意味着]在孩子需要时给予帮助,在他们[变得]失调时保持敏感。”

与育儿的许多其他方面一样,答案并非如此简单。同样重要的是要记住,遗传以及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极大地影响着您孩子患多动症的风险。无论您的孩子是充满活力还是较为内敛,都没有一种万能的解决方案。

最终,关键在于教导您的孩子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尤其是诸如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等与多动症相关的行为。在孩子年幼时加以引导,他们日后便能更好地应对新的、不同的或有压力的状况与环境。

尽管没有哪种育儿方式能够抑制多动症,但亨德森博士提出了“支架式”这一总体理念。不妨将其想象成建造房屋——刚开始的时候,您需要支架来支撑一切并赋予其结构。随着房屋变得越发坚固,支架便会逐渐被拆除。同样,在育儿方面,所谓支架式教育,是指当孩子学习新技能时,父母为其提供帮助、指导和构建框架,一旦他们变得更自信,您就退后一步,让他们自己尝试(同时在需要时仍提供指导)。

“这里的整个理念是[孩子]学习如何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自身行为,”亨德森博士解释说。“这是给孩子身体和言语上的提示,提醒他们要克制、思考、反思,花点时间,并规划好要做的事。通过育儿提供这种自我调节的模式,能让孩子日后更好地自行做到这一点。”

例如,假设您的孩子正在学习如何与新朋友互动。起初,您或许会指导他们谈论的内容,如何在不打断的情况下进行对话之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您退后让他们自行处理社交情形,但倘若他们询问,您仍在那儿提供建议。

“支架式教育的重要部分在于撤掉支持,让他们尝试自行去做,”亨德森博士补充说。灯塔式育儿和自主支持式育儿是两种结合了支架式教育的方式,允许孩子自己学习(有时会失败),以建立韧性、独立性和自信地应对挑战的能力。

另一方面,像直升机式育儿和放任式育儿这类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可能妨碍孩子自身应对的能力。不管您是不停地盘旋监督,还是给予大量自由,孩子都会缺乏适当的界限、自信,以及正确调节情绪和多动症类型行为的能力。

重要的是得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对一个孩子有效的办法可能对另一个孩子没用——这就是气质起作用的地方。

最终,亨德森博士称,塑造发展结果的是遗传、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孩子的气质以及养育方式的综合,而非其中某一单个因素。“无论是多动症症状还是其他什么,我们所拥有的最佳模型都融合了(气质和养育方式)。我认为这就是发展心理学的故事,因为你真的不能孤立地研究其中一个而不考虑另一个。”

无论如何,亨德森博士表示,家长得记住整体情况,一般来说,孩子不管是通过学校还是家庭,都会学会自我调节。”她补充说,在她的研究中,多动症症状的报告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下降,尤其是从 9 岁到 15 岁。“孩子们将学会如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信息。”

那底线是啥?要是某种养育方式好像没啥用,别硬逼着自己一直用。如果您的孩子表现出类似多动症的行为,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未来会被诊断出患有多动症——这可能只是意味着是时候调整您的方法了。

所以,如果需要的话,就改变一下——您所能做的就是以最适合您孩子气质的方式调整您的养育方式。亨德森博士说:“这可不意味着您是个前后不一致的家长。这意味着您是以最能支持孩子需求的方式在养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