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进草堆看野鹿 妇人染莱姆病
卫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新增1例境外移入莱姆病确定病例,60岁女性在美国接触野鹿,被草丛中的蜱叮咬感染,这也是今年莱姆病境外移入第2例。
莱姆病是一种人畜共通传染病,借由被感染的蜱(俗称壁虱)叮咬而传播,不会人传人。在自然界中,蜱主要寄生在野外鼠类身上,人类会因为被感染的蜱叮咬而遭到感染。
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医师林咏青今天表示,一名60岁台籍女性与家人长期居住于美国麻州,9月11日出现右脸麻痹、手脚有皮疹等情形于当地就医,14日返台,19日因症状未改善到医院,并自述于美国就医时曾抽血确诊为莱姆病,经医院通报采检后确认感染。
疾管署表示,这名女性莱姆病潜伏期间(8月11日至9月8日)都在美国,并自述8月中旬曾在麻州一处草堆中接触野鹿,且在草堆遭蜱叮咬伤,依个案潜伏期间活动史,及莱姆病盛行地区研判感染地为美国。
台湾今年截至目前共2例莱姆病确定病例,都是境外移入,个案分别为瑞典籍与本国籍,感染国家为瑞典及美国。
林咏青表示,近10年(自2007年起迄今)国内莱姆病确定病例数共12例,都是境外移入病例。
莱姆病主要分布于全球温带区域,如美国(尤其是东北部)、北亚、中亚、加拿大、南美洲,以及邻近的日本、韩国及中国大陆等地,5到8月是高峰期。
林咏青说,莱姆病潜伏期为3至32天(平均7至10天),7到8成感染者会出现游走性红斑,感染初期会有头痛、发烧、淋巴腺肿大、肌肉疼痛、喉咙痛、颈部僵硬等类似感冒症状,若没有治疗,后期可能会出现心脏或神经系统异常。
林咏青表示,蜱叮咬后会附着在皮肤上吸血,如芝麻般大小,叮咬后24到48小时才会释放病毒菌,如果在此之前用镍子将蜱的口器小心移除,可降低感染风险。
林咏青也提醒,若到流行区域或草丛,民众要加强防范措施,穿长袖、手套、长靴,并使用防蚊液,且返家应检查有没有被蜱叮咬或附着,要尽快沐浴、换衣。10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