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蓑衣的行者」 新化草鸮一开箱就展翅高飞!
▲保育团体在新化区原拾获地点野放草鸮。(图/台南市生态保育学会提供,下同)
草鸮被喻为「传说中的鸟类」,去年底突然出现在台南市新化区一处工地,身体衰弱无法飞翔,所幸被蔡姓民众发现,经保育团体协助救援照顾,7日下午在原拾获地点进行野放,而保育人士一开箱后,牠随即振翅飞向天际。草鸮因栖息在人烟罕至的地形环境,极为稀少而神秘,常以驼背,弓身的方式穿梭,就像是「披着蓑衣的行者」。
台南市蔡姓民众去年底在工地发现的这只草鸮,属于亚成鸟,身体衰弱无法飞翔,联络高雄市鸟会后,转往屏科大野生动物收容中心照料,历经10多天的照顾休养,兽医评估可以安全野放,7日下午由中华鸟会、台南市生态保育学会及高雄鸟会等保育人士前往新化区原拾获地点野放,让牠重返森林。
中华鸟会常务理事林世忠指出,野放这只受伤草鸮之前,其实,103年2月6日在玉井区也曾发现一只挂网受伤的草鸮,后经嘉义林管处救治后野放,104年嘉义大学和高雄鸟会进行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四个县市的草鸮调查,10月底也在沙仑农场发现过草鸮的纪录,同时发现许多中了野鸟的鸟网,根据历年来的纪录显示,误中鸟网是草鸮生存的最大威胁,当然还包括栖地的破坏与消失、老鼠药、野狗的威胁等。
草鸮因为具有独特心形的脸庞,长得像猴子也被民众称为「猴面鹰」。林世忠说,草鸮是台湾猫头鹰家族唯一筑巢在草地上的种类,族群数量十分稀少,也是濒临绝种的保育一级野生动物,调查人员在野外发现牠的机率并不高,大多都是因被民众捡到、误中鸟网或是体弱无法飞行才发现。
台南市生态保育学会理事长邱仁武表示,草鸮昼伏夜出的习性,加上栖息在人烟罕至的地形环境,以致观察纪录极为稀少而神秘,被喻为是「传说中的鸟类」,常以驼背、弓身的方式在草丛的隧道穿梭,像是「披着蓑衣的行者」。他说,据非官方统计,全台湾的数量可能不到100只,数量相当稀少。
这次成功野放这只草鸮,中华鸟会常务理事林世忠、台南市生态保育学会理事长邱仁武都感谢民众的保育观念正确,立即通报,才能让牠得到妥善的照顾。
▼野生草鸮抚育幼雏入镜,喂食画面曝光了。(图/高雄市野鸟学会提供)
掌握即时讯息↘免费下载新闻云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