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賓士全新GT轎跑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試駕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记者赵骏宏/摄影

宾士Mercedes-Benz去年将旗下C-Class和E-Class双门Coupe产品整并,推出了全新CLE Coupe车型强化产品阵容,也保留住双门四座轿跑的产品线。而台湾宾士也于今年正式导入,并规划四车型,CLE 200 Coupe 、CLE 300 4MATIC Coupe;敞篷版本则是CLE 200 Cabriolet。而Mercedes-AMG CLE 53 4MATIC+ Coupe则是目前最高阶车款。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记者赵骏宏/摄影

然而这次试驾体验的车款CLE 300 4MATIC Coupe除了恰到好处的动力系统外,配备也相对齐全,售价 342 万元起,相信不意外将会是CLE车系产品主力。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记者赵骏宏/摄影

CLE与CLK的历史承接

对较为年轻的车迷朋友来说,可能会觉得CLE是一个将C Coupe和E Coupe揉合而生的全新车系。但其实对于资深车迷来说,这仅仅是宾士重新玩回20多年前的把戏。1996年诞生的初代CLK (C208)就是宾士双门四座Coupe的开端,使用C-Class的平台套上E-Class外型,在当初为为一阵风潮。

Mercedes-Benz CLK Coupe(C208)。 图/Mercedes-Benz

但其实要跟现今CLE相比,初代CLK (C208)还稍嫌复古方正一些。这车系真正吸引我目光之时当属第二代CLK (C209),倾斜的花生灯搭配流线修长的身形,且车窗降下那无B柱的美感,在当时的确是独树一格的风范。

Mercedes-Benz CLK Coupe(C209)。 图/Mercedes-Benz

流线外观辅以运动化点缀

回到这次的CLE 300上,B柱过后溜背车身线条修长流畅,全车系都标配AMG Line套件让整体外观更具跑格,不会有之前几代Coupe车系中没有配备套件的阳春感,也对车身质感上有显著提升。车头造型与C-Class(W206)相仿,车尾则接近改款后的GLC Coupe,基本上多多少都能看见家族车系的元素。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记者赵骏宏/摄影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记者赵骏宏/摄影

虽说CLE是以新世代MRA(Modular Rear Architecture)模组化平台打造,外观造型上也与C-Class较为接近,但CLE车长来到4,850mm、宽1,860mm、高1,428mm在整体车格上却更接近上一代E-Class Coupe的设定。不过有趣的是,轴距则维持在与C-Class相同的2,865mm。

CLE车头与C-Class相仿,全车系标配AMG Line套件更显个性化。 记者赵骏宏/摄影

车尾设计元素接近改款后的GLC Coupe样貌。 记者赵骏宏/摄影

如同上述所说,CLE 300的配备是足以成为销售主力,标配多光束智慧型数位头灯(CLE 200为选配)、 AMG小鸭尾、视觉感极佳的19 吋AMG轻量化铝圈(轮胎尺寸前:245/40 R19;后:275/35 R19),有如一套合身的西装,将整个车身点缀恰到好处。

CLE 300标配多光束智慧型数位头灯。 记者赵骏宏/摄影

AMG小鸭尾上身,车尾线条得到了些许妆点。 记者赵骏宏/摄影

视觉感极佳的19 吋AMG轻量化铝圈。 记者赵骏宏/摄影

不过笔者认为,原厂强调CLE是接续CLK的传承,但自CLK(C209)到后来的E Coupe(C207)都有的经典美型无B柱设计却没有跟着传承下来,确实是CLE在设计的概念上较为可惜的一部分。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记者赵骏宏/摄影

自CLK Coupe(C209)至E-Class Coupe都有的无B柱设计,CLE没有延续真是太可惜。 图/Mercedes-Benz

可能有些车迷会觉得CLE 300扮相还是太过于斯文,但这也是原本宾士要给大家的产品分野,若需要更为暴力、张狂的车身肌肉感,则还有AMG CLE 53等着各位做选择。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记者赵骏宏/摄影

熟悉的家族化内装

车室一眼望去是大家熟悉C-Class内装风格,12.3吋数位仪表与向驾驶倾斜 6 度的11.9吋直立触控萤幕,看似缺少惊喜感,但其实中控MBUX系统已经更新至全新第三代的版本与E-Class相同,除了整体操作起来更为简洁便利外,更支援5G通讯,未来台湾市场开放后还可下载第三方App在车上使用。

熟悉的12.3吋数位仪表与向驾驶倾斜 6 度的11.9吋直立触控萤幕介面铺陈。 记者赵骏宏/摄影

全新第三代MBUX介面,与E-Class同款。 记者赵骏宏/摄影

支援5G通讯,在台湾市场开放后也可下载第三方APP使用。 记者赵骏宏/摄影

当然,无线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连接不用多说,CLE 300还标配了多达17支高传真扬声器的Burmester 3D环场音响系统,更支援Dolby Atmos杜比全景声环绕音效,让驾驶与乘客驰骋在路上都能有极致的听觉飨宴。

支援无线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连接。 记者赵骏宏/摄影

在延伸至中央鞍座的银色金属编织饰板下,除了有两组置杯架,还有一组Type C充电孔,而深处则是有手机无线充电板,在位置部分设计较难立刻取出,但这也多少能避免驾驶在开车时频繁使用手机。

银色金属编织饰板做出类碳纤维的视觉效果。 记者赵骏宏/摄影

中央鞍座内则是设有无线充电板和一组Type-C充电。 记者赵骏宏/摄影

中央扶手内也有两组Type-C充电孔可使用。 记者赵骏宏/摄影

前座两张电动记忆跑车座椅采用ARTICO/MICROCUT混搭材质,包覆性与止滑性都具有一定水准,无论是记忆、电动腰靠、腿靠一应俱全,头枕还能够向前伸缩进行调整。

前座两张电动记忆跑车座椅采用ARTICO/MICROCUT混搭材质。 记者赵骏宏/摄影

前座头枕部分还可依据个人喜好伸缩。 记者赵骏宏/摄影

后座部分其实相对其他双门四座Coupe宽敞许多,若要坐进一位175公分以下的成年人是绰绰有余的,且中央也有设计杯架、空调出风口,要进行一趟短程的移动还舒适度还是足够的,就差在上下车的便利性不足,但这也是选择双门车型的取舍。

后座基本上容纳175公分以下的成人是绰绰有余。 记者赵骏宏/摄影

CLE 300标配全景玻璃天窗。 记者赵骏宏/摄影

兼具舒适与稳定的驾驶感受

CLE Coupe搭载的2.0升四缸涡轮增压引擎搭配 48V ISG轻油电系统,输出来到258 (+23) hp/400 Nm,并搭配9G-TRONIC手自排变速箱与4MATIC 四轮驱动系统。透过48V的辅助,在轻踩油门时,引擎便能提供足够的扭力,让车辆轻松起步。

2.0升四缸涡轮增压引擎搭配 48V ISG轻油电系统,输出来到258 (+23) hp/400 Nm。 记者赵骏宏/摄影

而当需要加速时,引擎也能迅速涌现强大的动力,提供充足的加速力道。就一般道路使用上无论是要爬坡、或是超车再加速的反应都可圈可点,要说有什么值得挑剔的地方,可能就是运动感稍稍不足,整体的输出反应都以平顺为主,但反过来说则给予相当舒适平稳的乘坐感。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记者赵骏宏/摄影

切换驾驶模式也有动力、转向、ESP和「跑车模拟声浪」可做个人化调整,虽说标配运动化跑车悬吊,但是并不是可调的电子悬吊,若需要电子可调悬吊与增加灵活性的后轴转向系统则需额外选配「科技套件」。

Sport模式还可调整车室排气管模拟音效。 记者赵骏宏/摄影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记者赵骏宏/摄影

驾驶调性上CLE 300并不是那种能让你在山路杀进杀出的硬派跑车,其身形与风格更像是一辆中大型GT,享受着绝美的外型、充沛的动力与豪华内装,在旅途中给你些许动感的享受,无论是长途旅行、上下班通勤都毫无压力的一辆双门轿跑车款。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记者赵骏宏/摄影

结语

在一整天的北海岸驰骋后,笔者似乎对于CLE有更多的体认,虽然表面上是将C Coupe与 E Coupe融合,但整体驾驶感受与氛围更接近于E Coupe的大器稳重。在褪去了过往C Coupe的桀傲不逊后,CLE或许是宾士在重新设定双门轿跑客户上的最大公约数,回归最初宾士所带给世人高级、质感的品牌形象。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记者赵骏宏/摄影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