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说的背叛 安宁医师懂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安宁病房主任周希𫍯自创生命漩涡」,以此图和病患家属解释何谓善生善终。(周希𫍯提供)

当生命走向终点,亲友们的18相送也可能变成患者的18层地狱。(周希𫍯提供)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安宁病房主任周希𫍯(左二)从事安宁缓和医疗20年,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陪一碗面妈妈人生最后一段路,更在其往生后持续关怀遗族。(冯惠宜摄)

作家琼瑶照顾失智、卧床丈夫,日前在脸书透露因为妥协让丈夫插鼻胃管,事后觉得自己背叛了他;此事让安宁疗护议题再度受到关注,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安宁缓和病房主任周希𫍯说,患者如在清醒时曾表达不插管,在疾病不可愈时无论是鼻胃管、尿管、气切等侵入式治疗,都应在让患者舒适的前提下执行才不违背患者意愿

宣导安宁疗护20年,周希𫍯说,该不该插管对每位病患家属来说,都是人生最难的抉择;他自创「生命漩涡」图示辅助病患及其家属了解一旦生命走到尽头什么是有效医疗?什么是无效医疗,他比喻,人从出生到死从「善生离心漩涡」到「善终向心漩涡」,一旦疾病走到近期内死亡不可避免,那么无论是输血、抗生素治疗、急救、全静脉营养等治疗都应该以让病人舒服、提升生活品质前提下才进行。

换言之,急救、插鼻胃管、尿管、气管内管、气切等医疗措施,必须是要让病患更舒服、活得更有生活品质才有必要执行,否则就是无效医疗。

周希𫍯说,就医疗的专业来看,末期病患不是不能插鼻胃管,但前提是插了会让他更舒服,像胃胀气的患者插了鼻胃管可以缓解不适,但单纯只是灌食美国已有研究末期病患有无鼻胃管进食存活余命并无差别,没有特别意义,只是徒增病患痛苦。

周希𫍯说,患者虽然没有签署安宁缓和治疗同意书,但口头曾说过,法定代理人就应尊重其选择,所以琼瑶说,「觉得自己背叛了他。」他能懂。

从事安宁缓和治疗长达20年,周希𫍯说,最近经常遇到「想赶快好死」的病患,但想求善终,除签署安宁缓和医疗同意书并在健保卡注记,多了解安宁疗护,并多与家属讨论,在必须做抉择时,家属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助其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