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此门中——说说古诗词中的对比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4年第三十八期(总第808期)
【按】此文发表在《作文通讯》杂志2024年4月期上,是“读古诗,学写作”系列的最新一篇,现转回我的公众号,留下一个发表的印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绝大多数人对这首诗都耳熟能详。这是《悯农》二首组诗中的第二首,这组诗中的第一首,可能有些人不太熟悉,但今天也选到了小学阶段的统编语文教材之中了。
《悯农》的第一首,和第二首一样,给人带来极强的情感冲击力,令人过目不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粒粟”和“万颗子”在“春种”和“秋收”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更何况是“四海无闲田”呢?由此完全可以想见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五谷丰登,本应人人都可以温饱甚至丰衣足食,但“农夫犹饿死”。这不禁让人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人间惨剧。这首诗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一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极为鲜明的对比激发读者主动去思考。
对比,是古诗词中是特别常见的创作手法之一。诗人通过对特定的时间,空间的限定之下各种人事物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两句诗是对往昔的追忆,当年诗人杜甫和乐师李龟年是经常相见的朋友,杜甫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无数次听过李龟年演奏的音乐。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两句是对今日的描述。其中“落花时节”,既是对眼前所见之景的真实再现,又暗含了国家衰落,个人年华老去的意味。诗人通过今昔对比,开元时代的鼎盛与安史之乱之后的衰落,时代沧桑,社会变迁,人生巨变,都融在这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之中了。
与此写法相类似的还有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同是“听雨”,但在少年、壮年、晚年的不同阶段,处在歌楼、客舟、僧庐的不同空间之中,相应的感受也大不相同。词人通过对比,将几十年的大跨度的时间与空间,凝练在这首六七十字的小词之中了。
以上杜甫的诗和蒋捷的词,可以说是利用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之下人事物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当然,也有一些诗词,可能是空间不变,但时间在变,因此,人事物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崔护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故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去年今日,诗人寻春在此门之中,不但看到了桃花,而且遇到了与桃花一样美丽的佳人。然而,今年依旧是春日,依旧是此门中,却“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佳人已经不在,但桃花依旧艳丽绽放,可谓是物是人非,景相同而人不同,这强烈的对比,令人生出无限的感慨。
欧阳修的这首词,上阕描述了“去年元夜时”的情形,既有“花市灯如昼”,更有在这在繁华的花灯之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情依依,情话绵绵。下阕则与上阕构成强烈对比,“今年元夜时”,月还是那个月,灯也还是那个灯,但却“不见去年人”,因此只能“泪湿春衫袖”,不再是两情依依,情话绵绵,而是甜蜜与幸福不再,离别与相思之苦令人肝肠寸断。
以上崔护的诗和欧阳修的词,可以说是空间(也可以说是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引发的人事物的变化,通过这种对比,造成一种物是人非之感,给人的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
既然有时间在变,空间不变的对比,也就有与之相反的同一时间,但不同空间的对比。
“山寺钟鸣昼已昏”,这一句说的是时间,随着山寺钟声的响起,白昼已尽,黄昏来临。“渔梁渡头争渡喧”,这一句是诗人所见,在渔梁渡口处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这里的人,正是前面争渡的那些人,他们要向江村去,而余,也就是诗人则要“归鹿门”。鹿门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呢?是“庞公栖隐处”,是东汉著名隐士庞德公的隐居之所。是“岩扉松径长寂寥”,是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没有尘世干扰的地方。“惟有幽人自来去”,这一句中的“幽人”,既是指庞德公,又是诗人自指。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与世俗之人在行动以及心态上的对比,写出了自己远离尘俗,隐逸独处的情怀。
同是北风,同是下雪。“城上健儿吹落耳”,城楼上守城的战士的耳朵简直都要被呼啸的北风吹掉,而将军却能安坐于温暖的帐篷之中,身披貂鼠大衣,端着酒杯赏雪作乐。
这样一个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之下人物的对比,不禁让人想起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让人想起了“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些对比都能引发人无尽的思考。
事实上,对比作为一种特别常见的诗歌创作手法,在古诗词中比比皆是。比如,在绝大多数怀古诗中,诗人都是通过“古”“今”的对比,来完成借古讽今,感慨兴衰等目的。
李白的这两首怀古诗,正是采用这种今昔对比的手法,在变与不变的对比中,带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只是古诗词中,很多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常常采用对比的写法。比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就有意识地构建了多重鲜明的对比:“我”和闰土各自的中年与少年;“我”和闰土昔日的友谊和今日的隔膜;宏儿和水生,以至闰土和杨二嫂等等。不仅人物描写采用对比的方式,环境和情节的描写也采用对比的方式,正是通过这种对比,在塑造人物、明确和深化主题等方面,达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效果。
《老子》有言:“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长与短,高与下,都是在相互比较中凸显的。对比本质上正是一种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突出人事物的特点,带给人强烈的印象。同学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尝试着采用对比的写法,在塑造人事物上给人以更强烈的冲击感。
我的视频号,最近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