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经典诵读热调查:吟咏诗文滋味长
本站教育讯 “多少沧桑故事,铿锵在夫子的平仄里。江山代有文章出……”8月12日晚,在旋律优美、大气恢弘的主题歌《中华诵》中,“中华诵·2011中小学生夏令营”在江苏张家港市闭幕。来自全国各省(市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40余名中小学生在4天时间里,以“诵中华经典、做文明少年”为主题,通过参与诵读表演、专题报告和辅导讲座,交流诵读心得等活动,展开了一次内容丰富的心灵之旅。
自2007年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联合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活动以来,通过举办传统节日诵读晚会、群众性经典诵读大赛、中小学生夏令营,以及正在全国13个省市、两万多所学校开展的“中华诵·经典诵写讲”等活动,各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热潮。
8月13日下午,一场精彩的国学美文经典诵读展演在河南许昌市青少年宫举行。活动现场,30多名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弟子规》、《将进酒》等经典诗文。
“让孩子学习国学经典,不仅能使他们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人格,真希望以后能多举行这种活动。”学生家长孙红燕对诵读活动大加赞赏。
暑期无疑是激发孩子们诵读热情、培养热爱经典兴趣的最佳时间。各地纷纷将经典诵读作为丰富未成年人假期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诵读活动,引导孩子们在诵读经典中启迪心智、滋养心灵和提高素养。
对于很多地方出现的经典诵读热,著名诗词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颇为欣慰,“要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绝,保持诗文吟诵的传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工作。”她认为,从小培养吟诵习惯才能与古典文化真正接轨。
创新和规范经典诵读的新探索
在“中华诵·2011中小学生夏令营”活动现场,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副组长张志勇告诉记者:“如何在当前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中,贯通古今,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和当代道德模范的作用,把诵读经典与做有道德的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诵读明理、以读养德,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一项课题。”
夏令营的孩子们很喜欢这种寓古于今、用经典传承美德的方式,他们对记者说,“用古诗文解说道德模范,让我们在领悟道德模范精神的同时更好地理解了古诗文”、“这些古诗文非常恰当地诠释了道德模范的闪光点”……
中央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吴潜涛认为,经典诵读的生命力、价值及影响,主要在于与时代的结合。诵读经典把传统文化与近代以来的先进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理论密切地结合起来,将使语言文化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导向。
各地也在积极进行立足于打通经典诵读中传统与现代的探索。北京等地着眼贯通古今、以读养德要求,正在开发制作经典诵读模版,以创新和规范经典诵读活动的内容、形式,引导中小学生把读经典与学英雄人物、学道德模范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经典诵读的育人作用。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途径
亲手创建了漯河市召陵区老窝镇延德学校的校长于本善,发现学校里农村留守的孩子由于没人管,染上不少坏习气。“他们不缺吃、不缺穿,就缺个规矩,在学校开展诵读《弟子规》活动后,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很多变化。许多外出打工的家长都十分惊讶孩子的转变,还来询问经验。”于本善说。
“如今,宜兴的中小学生都能够出口成章背诵经典名篇,而且在生活中能自觉把国学经典教育中学到的道理运用出来。”江苏省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伟英颇感自豪。
“实践证明,开展经典诵读是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张志勇表示,实现经典诵读活动的经常化,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而且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社会氛围的营造,要引导未成年人在参与体验中认知和尊重传统、继承和弘扬传统,明事理、长好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本文据光明日报 记者 赵达 苏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