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放疗出现红疹、痤疮 中医介入改善副作用

恩主公医院中医部医师林姿婷表示,因放射线的高热特性会损耗人体的津液,可观察到病患舌苔少且有裂纹,显示患者阴虚缺水,容易感到口干、黏膜损伤与疲倦烦躁等症状,目前中医已经累积了许多证实研究及临床经验,能协助改善种种不适症状。(恩主公医院提供)

50多岁的张小姐是乳癌患者,她罹癌后陆续接受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抗贺尔蒙治疗,却深受放疗副作用影响,皮肤出现红疹、痤疮、又因担心病情,出现夜间难眠、口干烦躁等症状,由于身心不适,她一度想中断治疗,所幸在中医辅助治疗后,副作用逐一改善。

恩主公医院指出,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量放射线,破坏或杀死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极容易在患者体内产生副作用,除了让患者感到不适,严重时患者还可能中断治疗,近来不少中医提供癌症的辅助治疗,利用中医调理来改善放疗后的副作用,帮助患者坚持抗癌疗程。

恩主公医院中医部医师林姿婷指出,放射治疗仪器与技术越来越发达,可将放射剂量集中于癌症病灶,降低对周边组织的伤害,但在临床治疗中,头颈部癌症可能会影响唾液腺,造成口干及吞咽困难;乳癌等治疗可能造成局部皮肤损伤、淋巴水肿及整体疲倦、衰弱等,这些副作用造成患者的生活品质下降,还会让患者身体不适,出现中断治疗的想法。

林姿婷表示,在中医观点及临床观察上,高能量放射线属于火热毒邪,皮肤暴露在射线下,易导致红肿溃疡,产生类似晒伤反应的红肿热现象,皮肤、粘膜或血管组织在反复伤害与修复过程中,容易造成局部的斑痕及纤维化,导致血液循环不良,进而水肿,也就是中医所述的的「血瘀痰凝」。

此外,放射线的高热特性会损耗人体的津液(水液),造成患者口干、黏膜损伤与疲倦烦躁等症状。

林姿婷表示,在中医的临床和研究经验中,发现皮肤疼痛及水肿可利用清热解毒的普济消毒饮、活血祛淤的血府逐瘀汤,帮助改善症状,对治疗红疹及痤疮也有很好的效果;立甘露饮、竹叶石膏汤等滋阴清热、兼顾益气的处方,更可帮助患者改善口干、疲倦烦躁、伤津耗气等问题,除了用内服中药、水煎汤剂等处方外,也可使用针灸疗法、雷射针灸或外用药膏、药布等治疗方式对症下药。

林姿婷也提醒民众,每人的体质与病状皆会不同,最好与专业中医师讨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帮助后续的癌症疗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