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体不足 金门文物保存堪忧
金门历史民俗博物馆典藏及捐赠文物逾6400件,最重要文物为明代天启年间的「蔡复一画像」。(金门文化园区管理所提供/于家麒金门传真)
金门旧名「浯洲」,发展可追溯自晋朝,但受到时间、八二三砲战摧残,不少文物消失殆尽,历史民俗博物馆典藏及捐赠文物逾6400件,最重要文物为明代天启年间的「蔡复一画像」,由于海岛气候潮湿,软硬体设备又不及台湾本岛的博物馆,部分文物只能暂置于货柜内,地方忧心盼中央政府重视,让金门珍贵文物得以长存。
金门远自晋朝五胡乱华时期就有汉族迁居,后于唐代设置牧马场,「牧马监」陈渊入岛开垦,为金门岛上设置行政机构之始,文化底蕴源远流长。但受到时间、海岛气候及八二三砲战等摧残,不少历史文物消失。
根据金门文化园区管理所统计,历史民俗博物馆典藏文物约3060件、捐赠文物约3415件,当中也包含远自侨乡东南亚捐回金门的文物,但碍于空间与专业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大多还需整饬、分级及编目等工作。
据了解,不少文物只能先做除虫工作,部分还暂置于货柜内,令地方民众相当忧心,「深怕下一代再也看不到珍贵文物!」
金门文化园区管理所所长卢根阵表示,目前共有逾6400件古物、文物,在保存与维护上确实面临到困难,主要是典藏空间缺乏完整规画,加上民众捐赠文物的流程不明确,未能即时经由完整程序评鉴后交由园区保管,导致馆内没有足够空间运用,进而影响展区设计。
卢根阵也指出,占地9.6公顷的文化园区与数千件的古物、文物,仅靠10余人管理维护,整体作业难以进展,影响典藏与展示空间的配置;再者,园区的典藏量庞大,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建档及保存维护,目前却仅有1人负责典藏业务,人力资源明显不足。
另目前园区内缺乏博物馆专业研究人员,组织分工表内亦无设置研究组,展示、典藏及研究工作多为委外承办,期盼未来能调整园区位阶及组织规程,新增典藏及研究人员,以完善博物馆专业人力资源,让金门珍贵的「历史记忆」能源远流长的呈现于世人眼前。
在地陈姓民众表示,金门位置特殊,除了珍贵的文物外,还有战地时期所遗留下的军事建筑,尽管地方政府想好好保存「心有余而力不足」,盼中央可以挹注资源,甚至派遣专业级的历史工作者协助,让金门的下一代仍可亲眼见证宝贵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