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 老年人如何保护心脑血管丨科普时间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常发生在冬季。其实,夏季的高温也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气温越高心脑血管越"受伤"

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环境温度呈"U"型曲线关系,而且高温对死亡率的影响远大于低温。当平均温度在15.6~31.4摄氏度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较低;当气温超出这个范围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逐步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温对心脑血管的危害存在0~21天的滞后期,而高温对心脑血管的危害一般会在7天内出现。当气温在31摄氏度以上时,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便会升高34.1%。

高温为什么会让心脑血管"受伤"呢?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1.气温升高可引起皮下血管扩张,体表的血流量增加,使心脏和大脑供血减少,进而导致心脏和大脑缺血、缺氧。

2.夏季天气炎热,如果没有及时补水,人体易出现体液流失过多、血液黏度增加、血液流速减慢等情况,进而形成血栓。

3.环境温度升高可引起血压下降,有些老年人会擅自减少降压药的剂量,导致夜间血压升高。因此,老年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

4.在夏季,多数家庭会使用空调降温,环境温度的明显变化,可导致血管骤然收缩或扩张,血管脆性增加,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在夏季保护血管这样做

那么,在酷热难耐的夏季,老年人应该如何保护心脑血管呢?

避免烈日暴晒适当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但在夏季,老年人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

合理使用空调即使天气炎热,老年人也不要把空调温度设置得过低,一般以26摄氏度左右为宜,最好将室内外温差控制在7摄氏度以内。使用空调每隔2~3小时,应该开窗通风30分钟。

及时补充水分每天最好饮水2000~2500毫升,从事户外工作或剧烈运动后,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喝水时,要小口慢喝,一次饮水不要超过500毫升。

适宜清淡饮食夏季,人体消化道功能减退,老年人可以适当增加瓜果蔬菜和豆制品的摄入,并在主食中加入粗粮,避免进食过于油腻或高脂肪的食物。

保持良好心情炎热的天气容易使人烦躁,负面情绪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应保持心态平和,积极向上的情绪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来源:《老年健康报》

作者: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刘健

策划:郑颖璠王宁

编辑:尤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