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神秘高端电动车项目 首批3款产品阻击特斯拉
(原标题:上汽神秘高端电动车项目的最新进展曝光,首批3款产品阻击特斯拉)
眼下,上汽集团此前秘密筹划数年之久的“L”项目正按计划得到稳步推进。关于该项目,随着目前所掌握的信息不断增多,我们似乎已经可以据此拼凑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轮廓。
界面新闻一周前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国最大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正着手推进一个全新电动智能汽车品牌项目,后者的代号为“L”,其含义或为“Luxury BEV”(豪华纯电动汽车)的缩写。
从消息人士的这一表述来看,未来由L项目所衍生的产品将锁定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其矛头可能将直指美国豪华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
在上汽集团内部,L项目或将被赋予极高的优先级。接近上述项目的人士称,未来在上汽集团内部的组织架构中,L项目将完全脱离以往国有车企固有运作模式,项目将成立独立公司及品牌。新成立的商业实体则将与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公司形成并列关系。
对上汽集团而言,L项目也将成为这家老牌汽车制造商在商业模式领域的一次全新探索。围绕L项目所构建的全新商业实体据信将采用轻资产重研发、市场化资本运作模式。除上汽集团外,未来还可望吸引更多更多国内、国际资本加入。
同时,L项目的重要性也将通过其管辖权归属得到显现。该项目预计将由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领衔推进,总裁王晓秋任总指挥。
L项目对上汽集团而言既有前瞻意义,也有现实意义。统计数据显示,上汽集团在上海工业总产值中占比20%(最低时也达到了了18%),如将所有强相关业务计算在内,这一数字将达到40%。
汽车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上汽方面尽管产销规模巨大,但目前也正面临转型压力。该集团的汽车销量的单边上涨态势保持到2018年达到706万辆并由此创造销量纪录之后,出现了增速放缓的趋势。而无论从市场前景还是政府导向来看,智能纯电动汽车都将为这家大型汽车制造商创造可资利用的商机。
同时,出于对更大利润空间的追求,上汽集团也亟需设立类似L项目这样的业务部门。从上汽集团旗下的品牌布局来看,位居豪华汽车第二阵营的凯迪拉克是该集团目前唯一的豪华汽车品牌,而其产品平均终端售价在30万元以内,销售规模则维持在20万台左右。相较该集团的全年汽车产销量,凯迪拉克的产销规模占比较小。鉴于上汽集团在产品高端化方面的发展需求,L项目势必被倾注大量资源。
一名资深汽车行业从业人员向界面新闻表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似乎迎来了向上发展的拐点。他表示,购车者陆续对此类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逐渐将30万元价位的特斯拉、理想、蔚来及小鹏等品牌的产品视作“严肃的购车选项”。
市场统计数据显示,自2020年年初以来,对纯电动汽车的个人消费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市场对纯电动汽车的需求也从此前的价格导向向品质导向发生转移。
在中国市场上,特斯拉Model 3(参数丨图片)的畅销似乎印证了这一判断。今年3月,其国产车型在实现交付一个月后,其销量便突破一万台,此后单月销售体量则稳定保持在1.2万-1.3万台的区间内。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之前,对于纯电动汽车的消费主要聚集在A00及A0级别的小型车市场。补贴对此类小车更为友好被认为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而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市场对形如特斯拉的高端电动汽车表现出旺盛的需求,相关产品的销售体量也由此被拉动。今年1-7月,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上,B级车的销量增速达到了233.9%,其中特斯拉Model 3车型的市场份额达到了72.3%。
“造车新势力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贡献率已从7.9%持续攀升到38.9%,其中大部分源自特斯拉。”上述分析人士表示,“这还是在Model 3车型的产能未尚未完全释放的前提下。从此前的销售情况来看,该车型70%的销量集中在低续航版本,但其加权平均价依然超过了30万元。”
相比之下,奥迪A4L、宝马3系及奔驰C级的入门价格已下探至20万元区间,在此类产品上,上述这些品牌为营造豪华感而付出的制造成本显然更高。
如今的L项目在项目发起早期,被称作“M”项目。去年5月,上汽集团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及零部件、三电部门等下属公司及机构中调集人员,成立专职内部核心项目组。截至今年3月6日在上汽集团内部正式得到公布,该项目的筹备周期已超过两年。
消息人士透露,L项目已针对未来的产品阵容做出具体规划,新车预计将于明年交付,未来预计以每年一款的节奏向市场投放。第一波产品线共计3款产品,覆盖轿车、SUV等车身类型,会进入三个细分市场。这种快速的产品节奏,从根本上体现了和新势力造车企业们在交付能力上的明显区别。
尽管被寄予打造“中国特斯拉”的厚望,但L项目并不会成为对这个美国汽车品牌的附庸。消息人士透露,“通过差异化竞争,与之实现各有所长”已成为L项目的内部共识。
未来,关乎智能纯电动汽车核心价值的智能座舱、电池技术及智能驾驶等领域或将构成L项目与特斯拉之间的角斗场。而对上汽集团而言,L项目所面对的挑战客观存在。在组织架构问题因来自集团层面的大力支持而得到解决后,技术来源将成为决定这一项目成败的关键。
据界面新闻结合此前大量公开信息统计,上汽集团近年来在上述多个领域进行了由内至外、遍及横向及纵向的布局。通过内部组建或进行外部投资,这家汽车制造集团已通过25家关键企业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堆栈,涵盖EV架构、EE架构、生态及操作系统、智能座舱软件、算法、数据云、控制及执行器、芯片、高清地图、智能座舱、驱动系统设计及集成、电池电芯及模组、电池包、电驱、充电、电驱中央处理器等领域,可在整车架构、整车硬件、智能网联、三电及充电硬件等方面为L项目提供支持。
尖端技术的聚合有望为L项目的产品带来独树一帜的功能及使用体验。此外,借助顶级大算力芯片、丰富的传感器、高精度地图等前瞻技术,再辅以对中国特有用车环境的理解,我们有理由相信,L项目有能力在为用户带来沉浸式智能驾驶体验的同时,根据中国式用车场景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后者将在该项目及特斯拉品牌之间形成最具识别性的区隔。
至此,上汽集团正在密谋的L项目已初显端倪。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该项目将通过深度智能化,与产品、客户体验产生强关联,而非聚焦于基于互联网流量的生态打造。这一战略方向也令该项目与近年来大举进入电动汽车制造领域的科技公司显现出根本区别,同时有助提高该项目对于资本市场的说服力。
关于L项目,目前所能获得的信息依然有限。界面将持续关注该项目的最新进展,并进行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