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上铐惹议!责任竟推第一线警察 名医叹:社会流行未审先判
刘姓保母受儿福联盟委托照顾1岁大男童,却涉嫌与胞妹凌虐男童致死。警方为厘清儿盟社工访查纪录是否造假,12日将陈姓女社工(中)带回调查。(邓博仁摄)
刘姓保母姊妹虐死1岁大男童案,引爆众议,检警认为负责转介的儿福联盟陈姓女社工访视不实,将她列过失致死罪被告侦办,不过陈女遭警方「双手上铐」移送,引发舆论怒轰「猎巫」、「作秀」,侦查队长甚至因此受到惩处。对此,精神科名医沈政男感叹,如今把上铐社工责任推第一线警察,社会流行未审先判。
「才说不该把虐童责任推给社工一人,就把上铐社工责任推给第一线警察」沈政男在脸书贴文写下,涉嫌过失致死的社工在媒体被上铐收押的画面引发舆论反弹,结果民进党的官员与民代赶紧出来骂说,「上铐不符比例原则!」台北市警察局长也就跟着说同样的话,并且把负责上铐的警察记了申诫。
沈政男表示,前一天大家才说,新闻中的虐童案是制度问题,不该找负责访视的社工开刀,「怎么今天就把负责上铐的警察惩处了?」如果警察的上级认为上铐不当,就应该自请处分,因为督导不周,怎么会让第一线的警察承担骂名。「事实上戒具使用与否,本来就有主观裁量的空间,你看陈水扁前总统收押时,不是高举上铐的双手让大家看吗?他有逃亡或暴力之虞吗?」。
沈政男指出,警方讲得很清楚,上不上铐都可能有人讲话,而现场的判断是应该上铐。如果这样的判断,不符合警方的业界标准,那就是你们的专业训练与操作SOP有了问题,「怎么会拿负责上铐的警察来开刀?」。
至于外界质疑社工是助人者,为什么上铐收押?以后谁要助人?沈政男试问,保母是不是助人者?如果上述逻辑可以成立,为什么上铐收押涉嫌虐童的保母?「整个社会,包括网路与媒体,竟然未审先判,就把涉嫌的保母讲成罪大恶极,好像现在不管对她们讲什么或做什么都是应得的惩罚与报复。事实上,虽然涉及重罪,但案情根本还在调查,应该无罪推定,但整个社会就是众人皆欲杀了」。
沈政男认为,这案件的本质,就是等待出养的幼童不应该比照一般需托育幼童交给保母照顾,因为照顾量能与监督强度都明显不足。社工一个月访视一次,一般托育的访视频率就是如此,其他监督就由家属来承担。然而,等待出养的幼童,少了家属监督这一块,于是只要有一点点不好照顾、不能照顾,就容易引发虐待情事。
沈政男直言,「此案社工被制度害到,最该被究责的是设计与运作制度的人,但这制度是弄出来的?整个社政体系啊!那些负责主导社政体系的人,是谁交付他们权力?两个字:你我」。
最后,沈政男感叹,没有爸妈疼爱的孩子,在台湾没人愿意收养,然后被便宜行事交给一般保母照顾,出了事就怪照SOP一个月访视一次的社工,而社工被上铐就怪第一线员警,解决得了问题吗?「这,就是当今台湾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