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对两岸领导人的智慧拷问
旺报社评
民进党主政下,两岸经贸及投资往来加速萎缩。财政部公布7月进出口贸易统计,出口399.4亿美元,年增3.1%,其中对陆、港出口116.1亿美元,较6月减少12.5亿美元,累计前7个月出口年增率10%,对陆、港出口年减3.9%。2023年台湾对陆、港出口1522亿美元,年减18.1%;对陆贸易顺差降到805.5亿美元,亦是4年来最低;台商对大陆投资同步缩水至30.4亿美元,约2010年146.2亿美元的五分之一,随着两岸关系急冻,两岸经贸与投资迎来大退潮。
其中除政治因素外,也受市场变动的影响。中美贸易战开打6年,地缘政治风险已内化为台商出口与投资大陆的基本变数。受限于美国长臂管辖权,台商生产基地与出口市场布局更加多元,不再像过去把多数鸡蛋放到大陆篮子里。为避免美国卡脖子,大陆也加快进口替代策略,全力扶持本土供应链,造成台商在大陆生存的压力,大陆台商受到内外夹击。
不仅限于台商,许多长期深耕大陆的外资企业也面临同样问题。日本新日铁公司决定分手大陆宝钢,结束双方长达近半世纪的合作,也是在市场竞争与地缘政治风险下所做出的艰难决定。大陆市场不是不重要,但面对大陆自制能力提升与在地同业竞争,新日铁优势逐渐丧失,加上美国钢铁并购案受到美政府强力施压,无奈下站队美国撤出中国市场。
重建合作关系 有利双方
日商可以说走就走,与大陆供应链关系密切且出口导向为主的台商,岂能轻易仿效?或者说,对台商与大陆而言,离开大陆的经济效益真能大过成本?鸿海旗下富士康决定重回河南郑州投资,或许是一个很好例子。
根据香港《亚洲周刊》报导,7月底富士康宣布将在郑州大手笔投资10亿人民币,重新建设新事业大楼、招聘人力并扩大供应链,主要就是因为转移到印度及越南的产线,受限于当地劳工素质低落与基础建设不足,良率迟迟无法拉升,不得不将产线重新拉回大陆,另一方面也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新事业布局。
富士康将部分产能移出河南,河南经济也蒙受重大冲击。根据大陆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上半年河南进出口额年衰退13.8%,痛失大陆外贸火车头地位,肇因于手机出口总值相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49.1%。绝大多数减少的产能来自富士康。这也代表大陆以扶持立讯精密及欧菲光等本地企业,以国产替代方式接替台商出走遗留下的产能缺口,实际效果不够好。
从富士康例子可以看出,不管是站在台商或大陆地方政府角度,尽管受地缘政治与市场竞争等因素干扰,重新建立合作关系显然对双方都好。两岸经贸关系何尝不也一样。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大陆有台湾所需,台湾同样有大陆所需,透过比较利益、专业分工,绝对可以形成柏拉图改善(Pareto improvement),在不损及一方权益下,提高另一方福利,最终让彼此都更好。
金门0214事件落幕,期待两岸可以建立民间沟通模式,降低彼此误判的风险。美国智库「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公布一份美、中、台三方学者闭门会议报告,强调两岸须建立直接沟通管道,才能降低互不信任的风险。前总统马英九日前出访泰国,也喊话国际友人鼓励台湾与大陆对话,避免敌意螺旋上升。
务实解决问题 互释善意
两岸连结不可断,经济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合作不能靠隔空喊话,而要以实际行动展现诚意。两岸沟通对话政治基础尚未恢复,但0214金门快艇事件仍能务实解决,应是两岸维系民间关系好的开始。赖总统520就职后,陆方至今未升级ECFA报复措施,或可视为潜在的善意。如何在务实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相互递出更多橄榄枝,全球都在看,这是对两岸领导人智慧的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