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人民才是两岸关系主导力量

旺报社评

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登陆行前在机场谈话表示,此行目的在传递台湾人民爱好和平,希望两岸交流,避免战争的心声,抵达深圳当晚会见国台办主任宋涛,再次提及7成以上台湾民意支持两岸交流。马英九二度登陆,以和平、交流的「最大公约数」切入,可望在多数民意支持下为两岸关系带来新契机。

用人心搭桥 跨政治矛盾

马英九任内8年,两岸得以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固然源于上位者的意志,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开启两岸制度化协商合作进程,但基本上还是两岸基层人民的意愿与需要,让双方民间、经贸、文教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两岸合作的动力源于人民的需要。

马英九「民间和平大使」定位鲜明,随行人员除重要幕僚外,清一色都是青年学生,与过往蓝营高层访陆总是冠盖云集,民代随行、富商荟萃的浩大排场迥异。从这个角度反而可以看出马英九不为己谋利、不为人搭桥、没有政党包袱,纯粹让两岸交流回归人与人、心与心、青年对青年的初衷,也许更能令百姓有感。

正如马英九在8年执政期间,谈及开放陆生来台意义时,多次提到的一句话:希望今后的国台办主任是台大毕业的陆生,陆委会主委是北大毕业的台生。这句话点中了要害,两岸分隔超过一甲子,如果双方可以透过深入持久的民间交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信、互赖关系,那么两岸政治矛盾岂不可以迎刃而解?

美台关系紧密,固然是国际政治与两岸关系历史背景所致,但「人」的因素更重要。冷战开始后,台湾菁英悉数赴美深造,返台后进入政商高层,如李登辉、马英九、蔡英文均有留美背景,另一批人则与美国菁英融为一体,如黄仁勋、苏姿丰等跻身科技产业巨头。同样,许多在台北成长或就学、接受训练的美国学者、外交官,逐渐形成美国的「友台圈」。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若能持续深入交流,假以时日必然形成相知相惜的关系。

检视1980年代以来大陆对台政策,具有浓厚「以上带下」色彩,倾向与政治、经济、社会菁英「代表」或「领袖」为打交道的对象,透过与上层人物接触影响下层民众,期待借此达到讨论和解决两岸问题的政治目标。无论是早期两岸「直达天听」的密使穿梭,还是后来国共两党恢复交往、两会制度化协商,再或是大陆曾尝试「红绿对话」,整体都属于「以上带下」的思维。

以人民交流 创和平动力

但社会在发展、民意在变化,台湾经历民主转型、「尾巴摇狗」已成为常态,大陆民意也藉网路兴起介入北京对台政策,大量对台办工作不满的声音在网路此起彼伏。在此种情形下,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在思考两岸关系发展问题上,都必须面对民意力量,若处理得当,民间力量就可以顺势成为动力,反之,随时可能变成压力、甚至反噬力。

要从根本上改善两岸关系、推进两岸和平融合,还是要从「人民交流」着手,而不是寄希望于政党或政府「高层」。例如,北京与其「软硬兼施」促使赖清德或民进党接受九二共识,不如藉「马习二会」的机会,用庶民能够理解的语言,直接和台湾人民沟通,让台湾民众真切感受大陆把台湾人当自家人,大陆对和平统一有足够的耐心。

「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对庶民而言都是「高来高去」的口号,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与场合,往往有不同的定义,已成为民众眼中的「紧箍咒」;放弃口号、诉诸情感,才能打动人心。两岸文化与经济上的连结,不是任何外力所能改变。TikTok、小红书等社群软体成为民进党选战的软肋,却不敢轻易言禁,可见民意的力量。大陆大可「战略藐视」民进党,跨越菁英直接与台湾社会对话。

520将近,两岸不必做「和平与战争」的选择,而以「开放与封闭」的选择为替代。让人民力量冲破封闭之门,让「人民交流」成为和平的动力,让台湾民意推着民进党向前走,应是「马习二会」该达到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