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改善两岸关系才有机会加入CPTPP
社评
《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决定成立哥斯大黎加入会工作组,两岸入会形同搁置,政府信誓旦旦今年是入会「机会之窗」确定落空。90年代台湾还有实力与大陆平起平坐,同时加入WTO与APEC,马英九时期大陆不反对台湾与个别国家签自由贸易协定,现在已不可能,加上两岸关系紧张,ECFA优惠逐渐被取消,台湾经贸环境将日益艰困。
未获共识决 台湾遭搁置
中国大陆在2021年9月提出CPTPP入会申请,台湾紧跟着送件,比哥斯大黎加都要早。CPTPP对自由化与生产条件标准要求极高,大陆条件不符,但以加入宣示改革开放的决心,日本与加拿大对此有疑虑。台湾符合该协定的高标准规范,且遵循贸易规范与承诺纪录良好,但卡在政治问题,未能取得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同意,因而遭到搁置。
中国大陆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主导国,正在与韩、日谈判签署「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对加入CPTPP的急迫性较低。对台湾而言,RCEP由大陆主导,台湾加入无望,CPTPP由日本主导,民进党两任政府都认为加入机会较大,因而态度积极。
CPTPP去年通过「奥克兰三原则」,新会员入会需符合三条件:达到该协定的高标准规范、历来遵循贸易规范与承诺的良好纪录、CPTPP既有成员全体同意。根据外媒报导,台北符合三项要求中的两项,但在共识决这一项,因部分成员国有意见,因而遭到搁置。
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伍凤仪针对两岸的申请进度遭搁置一事,以「奥克兰原则」做为回应。记者询问台湾是否受到一个中国政策影响而被搁置?伍凤仪回答「需要所有成员国共识」,间接证实媒体报导,卡在「一中原则」的政治问题上。
川普明年1月即将重返白宫,毫无疑问,将以关税为工具达成贸易平衡及其他重要政策目标,如非法移民、毒品的边境管制,世界各国无不加快脚步强化与第3国的经济合作关系,以分散风险。英国开始加快与欧盟的谈判速度,日本也开始与中国大陆讨论恢复全方位对话与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
传产影响大 恐被迫出走
经济部长郭智辉承认,台湾与CPTPP成员国约15%产品需要缴纳关税,主要涵盖石化、钢铁、金属和纺织等产品,以越南、日本和墨西哥市场为主。台湾未能入会对传统产业影响深远,厂商将被迫出走,连带减少就业机会。
常有人说,大陆政策是一切政策的上位,就经贸问题来说,此言不虚。台湾面临的经贸孤立源自两岸关系的恶化。马英九执政时期,台湾不仅与新加坡、纽西兰分别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对于两岸共同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大陆也抱着开放的态度。
2013年4月亚洲博鳌论坛期间,前副总统萧万长向习近平提出,希望两岸共同面对全球经济新局,共同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组织。习近平回应「两岸可以适时务实探讨经济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相衔接的适当方式和可行途径,为两岸经济合作增添新的活力。」2015年1月陆委会宣布,我方将与国台办共同研究两岸合作与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准备工作。但「太阳花运动」让服贸协议受阻,共同参与区域经济整合议题不了了之。
大陆并不介意台湾扩大贸易对象,在意的是政治效应。基于此,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首须重建两岸互信,一方面与重要贸易伙伴积极沟通,争取支持;另方面不妨提出「大中华商圈」涵盖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乃至于东南亚华人主要聚集地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重建与大陆经贸关系与相关地区经济整合。
贸易是台湾经济命脉,面对险峻的国际经济变化,政府不能坐以待毙,应务实且创新地为台湾经济找出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