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发扬台湾文创软实力
旺报社评
大陆一款冰箱贴──国博凤冠冰箱贴上架两个小时,卖出1700个,4个月内卖出53万件。这款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原型是北京明定陵出土的孝端皇后所戴「九龙九凤冠」。凤冠冰箱贴热卖是大陆博物馆文创市场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博物馆文创商品交流
文创收入已成为大陆各大博物馆收入的重要财源。三星堆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年营收已超过亿元人民币,文创收入占总营收2/3以上。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仅凤冠系列文创产品的冰箱贴、徽章、书签、钥匙扣等销售总额已突破1000万元人民币。
大陆博物馆文创热与文博市场的成长有关。首先,大陆文旅消费不断升级。消费者从物质消费转向体验消费,开始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创意价值,这种消费趋势的转变,推动文创产品不断创新与升级。
据智研咨询的报告,2023年大陆文创产品市场规模达到16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09%。今年10月苏州第13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博览会,3天内项目签约金额人民币71.7亿元,展会现场文创产品销售额达人民币400万。
大陆有6000多个博物馆,国有博物馆占比约70%,这些博物馆过去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维持经营。2015年大陆官方发布《博物馆条例》,鼓励博物馆商业化经营。此后,大陆逐渐兴起「博物馆热」,开发文创产品成为各博物馆筹措资金的重要管道之一,各类以历史文化为灵感的文创产品成为市场宠儿。
大陆博物馆文创市场崛起,与十多年前台北故宫文创商品在大陆走红有关。当年,「朕知道了」纸胶带、「坠马髻」颈枕等台北故宫文创是大陆游客必买伴手礼。不少大陆文博机构派员赴台北故宫博物院、台湾历史博物馆等学习考察文创周边开发、博物馆品牌运营。此后,大陆各大博物馆纷纷开发自己的文创周边产品,其中不乏台青的参与。
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过的殷伊玲,在大陆从事博物馆文创多年,她带领的团队以慈禧在圆明园的画室──大雅斋为灵感,借鉴慈禧御用官窑瓷器用色、花卉、纹理,设计出「太后专用」书签、笔记本、奶茶纸杯等系列文创,获得2019年大陆「紫金奖」博物馆文创银奖,该系列后来成为南京博物馆的销售爆款和宣传招牌。
人才与科技大胆西进
南京云锦博物馆聘请台青简名伟为馆长,这位年轻的馆长带领团队紧跟潮流时尚设计围巾、包包等文创商品。让云锦这个收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艺术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同时也帮助该博物馆转亏为盈。
在大陆设计界看来,台湾的创意设计有独到之处。大陆设计庄重典雅,台湾设计充满灵动,更体现人文情怀,并享有世界声誉。大陆近年引进一批台湾设计人才,为大陆设计界注入新的活力。如前台北故宫博物院消合社总经理何春寰如今任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台北101LOGO设计者、参与台北故宫文创设计的唐圣翰目前也在北京大学广告系任副教授……这些西进的设计大师,为大陆博物馆文创提供了独特的智力支持。
两岸定期举办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两岸博物馆IP授权交流论坛等活动,为两岸文创界提供交流平台。台湾文创产业发展较早,如今数位科技在文化产业的运用愈来愈广泛,不论是AR、VR、区块链、生成式AI等,台湾拥有良好的ICT制造与研发能力,可为文创产业发展带来极大助益。
大陆拥有广阔的应用市场,例如在博物馆文创中融入VR、AR技术,用数位科技新媒体来展示并传播博物馆文化,是博物馆文创开发的重要趋势。台湾文创产业应大胆西进,发挥优势,以文创撬动大陆文博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