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台湾海峡灰色冲突可能性升高
旺报社评
大陆号称「史上最大」巡航救助船「海巡06」列编于福建平潭,将常态性航行台湾海峡水域执行公务,陆委会称「海峡中线是双方互不侵犯、互不越界的具体实践」,要求大陆不可改变现状,国台办则回应「不存在所谓的海峡中线」。两岸针对台湾海峡主权问题的你来我往,已把不是问题的台海变成有问题的「灰色地带」。
海峡中线是默契
早先美中之间已经就台海问题有过交锋,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6月13日表示,中国对台湾海峡享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国际海洋法上没有「国际水域」一说,有关国家声称台海是「国际水域」,意在为操弄涉台问题,威胁中国主权安全制造借口,中方坚决反对,立即引来美台方面的反驳。
美国长期以来基于维持海上秩序及美国海军行动便利的需要,提出「自由航行权」概念,在公海与领海、经济区的「灰色地带」画出「无害通过」的航行水道,台湾海峡包括在内,但这不是国际海洋法所认定的概念。美国因为没有参与签署国际海洋法公约,「自由航行权」是以美军的实力作为支撑。
2021年1月美国国防新闻网发布《为什么美国要在「灰色地带」与俄罗斯和中国作战》文章,说明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将「灰色地带」定义为:「国家和非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的竞争性互动,介于传统战争与和平的二元性之间,而且是以网路中心战与资讯战为基础的行动战略」。可以说,「灰色地带」并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种「战略概念」。
作为一个「战略概念」,「灰色地带」又被跟「混合战」或「灰色冲突」连结在一起思考。例如2014年俄罗斯并吞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事件,就被视为「混合战」。当时,俄罗斯空降约1400多名「小绿人」特种部队,其中有人伪装成民间志工渗透克里米亚,利用亲俄组织、掌控传播媒体、鼓动境内俄罗斯人反对西方、推动独立公投,里应外合并吞克里米亚,此即非正规军事行动的「混合战」模式之「灰色地带冲突」。
民进党只顾选举
有这个战争先例,由于美国与大陆没有土地接壤,有的只是海洋,在领海与领空之外是可以「无害通过」的,这就赋予美国无比广大的空白区域,这也是美国不愿意签署《国际海洋法公约》之因,美国想要保有更多海上的灰色空间。尤其是海洋的本质与陆地不同,海洋的通路就像高速公路一样,只能「无害通过」不能占领,这是海洋与陆地的区别,这个区别使得海洋变成了美国「炮舰外交」的竞技场。
所以美国坚持在台海、南海有「自由航行权」,但是大陆却认为台海是中国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的范围。既然大陆有这3种权利主张,因此,大陆否定台海是「国际水域」,没有「海峡中线」,当然是有所本。
只是,两岸分隔70年,多年来能维持起码的冷和,也是因为双方都捍卫「台海中线」的存在,才会有「你不犯我、你不犯你」的默契。这也是陆委会针对大陆部署「海巡06」轮发出「切勿借口执行公务破坏台海现状、挑战国际秩序」警告的背景与依据。
现在大陆主张台湾海峡不是「国际水域」,也没有「海峡中线」的问题,台海已成为两岸的「灰色地带」,大陆在平潭岛部署大型「海巡06」,我方也在金门部署一艘新式的海巡船,两岸在台海以海巡船进行较量,恐怕真的会引发「灰色冲突」。
我方3505艇是新造35吨级巡防艇,动力系统采用2部喷水推进器,具有吃水浅、灵活性高特点,非常适合金门海域执行救生救难、近岸登检等任务。尤其是,该型艇具备消防水瞄功能,射程可达60公尺,能有效执行非法船舶驱离与救难任务,大幅提升金门海巡队执勤效能。
既然民进党与大陆没有和解的意愿,为了选举的输赢,民进党为了维持「抗中保台」的选举策略,是否会在台湾海峡以海巡船挑起两岸的「灰色冲突」,是最该忧虑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