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验室》街头共享冰箱 珍惜食物 爱心待用…风潮崛起
雾峰和睦中心教会的社区冰箱,左起为牧师何志文、捐食者戴慈恩、林函君及工作人员汪佩毅。(潘杏惠摄)
台中大庆圣教会的「社区冰箱」,右为牧师李华荣及志工陈丽娟(左)。(潘杏惠摄)
炎炎夏日,食物易腐坏,国内正掀起一股「共享冰箱」运动。饥肠辘辘的阿公带着小孙子,小心翼翼的打开雾峰和睦中心教会外的社区冰箱,挑走三杯鸡,露出心满意足神情,他们前脚刚走,有个年轻人也走向冰箱,放进几袋凉面、饮料,接下来是一个妇人把葱油饼、面包放进冰箱,等待下一个人取用。
位在台中的雾峰和睦中心教会、基督教大庆圣教会,长期经营食物银行,也在教会外设「社区冰箱」。街头「共享冰箱」传递的不只是珍贵食物,还有暖烘烘的心意,鼓励民众把多余食物,拿到公共冰箱跟陌生人分享。
德国 开风气之先
在台湾学习中文的德国学生Stefan Simon与台大校园附近的「半路咖啡」合作,在店门口设置共享冰箱,8月下旬启用;位在新生南路的玻璃屋滴咖啡及校内的椰林小舖也响应参与,预计9月下旬开张。
Stefan说,德国3年前因应食物浪费严重,率先推出「街头冰箱」,他想在台湾推动,但多数店家以增加电费成本为由拒绝,好不容易找到愿意响应的「半路咖啡」,朋友赞助他二手冰箱,8月下旬共享冰箱正式启用。
他在脸书成立「享食站半路咖啡」社团,并订定公约,包括参与捐食与拿取食物的人自行负责及承担风险,希望放入食物的人主动上传冰箱内容的照片到群组,让民众掌握享食站最新动态。
捐食 比拿者还多
他强调,共享冰箱基本原则是「你应分享你自己愿意吃的食物」,且要标注放入日期,也希望民众同时检查哪些食物已放了很久,随手整理冰箱。他初期观察发现,捐食者比拿取者还多。
半路咖啡店长杨子瑄指出,共享冰箱上路以来,有社区居民来放食物,她觉得一定要跟社区结合,至于电费不是太大问题。
位在新生南路的玻璃屋滴咖啡以及台大校内的椰林小舖,9月下旬将在店外设共享冰箱,24小时营运。外界忧心共享冰箱食物吃坏求偿、损害店誉问题,负责人鲍毅超挂保证表示,他的店投保公共意外责任险,也装有监视器。
爱心 也要有责任
雾峰和睦中心教会今年6月在教会门口设置「社区冰箱」,牧师何志文指出,他曾看到几个大学生叫了披萨,吃不到几片就走掉,他觉得很不舍,经店家同意,打包拿给身心障碍妇人,对方一边疑惑「这是什么?是披萨喔!我只听过但没吃过。」一边说好吃的神情至今让他难忘,「这边不珍惜,那边当珍宝。」
事后何志文上网募集冰箱,马上获附近店家三大甜品屋资助,冰箱24小时营运,流通率颇高。
在黄昏市场摆摊的林函君是最常分享的捐食者之一,她说,摊子卖的是狮子头、三杯鸡、焢肉,母亲会先预留一个小家庭份数的数量,而不是卖剩的,其他包括葱大饼店、十元面包店都是捐食者。
何志文观察,取用社区冰箱食物的人以街友、弱势、拾荒者居多,也有人特地买食物放进冰箱。
何志文表示,为了降低食安风险,他要倡导「做爱心也要有责任」观念,希望捐食物者留下姓名、电话,冰箱也有上链条避免被偷走,至于电费目前粗估夏季每月约600至800元。
创意 传递正能量
台中基督教大庆圣教会牧师李华荣6月下旬也在教会门口放「社区冰箱」,为降低风险,冰箱平日上锁,民众只要向牧师表达需求就能领到食物,社区冰箱资源丰富,有大盘商捐的全鸡、虾排,也有冷冻水饺,目前有40户家庭取用。
一个小小创意,减少了食物浪费,也让有需要的人避免饿肚,这就是共享冰箱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