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反清复明」伺机而动?──光复后自愿留台的日本教授之2(钟博)
台湾大学植物系教授于景让,积十年研究,获得全新的台湾稻米新品种「台大一号」,其收获量较台湾原有的最佳蓬莱稻种 「台中六十五号」多百分之五十,而且其耕种期要缩短两周多。(邱维国摄)
台大教授宿舍,包括职员宿舍,分布在温州街、泰顺街、青田街一带。宿舍是教授自己花钱盖的,比较讲究。举例子说,所用桧木都是「ㄧ等木、一级材」,客厅的那根顶梁柱有些还用了日本进口的樱花树杆,珍贵无比,足以傲人。至于其他地方的宿舍,也都是桧木结构,冬暖夏凉。
不过,台大教授宿舍样式横直高矮,各不相同,不像后来我们眷村那样千篇一律,由军方当局统筹办理,一张图纸就可搞定。笔者推测,兴建宿舍时,帝大有一定预算,按等级来分,每户若干,但教授可依自己意见,作些修改,并自行负担所增加的费用。那时土地不值钱,建材也廉,而且教授待遇很高,所以青田街附近宿舍特别讲究,有些还盖上二楼。致于庭园那就不用说了,几乎自建,假山盆景,自由发挥。
帝大首任校长币原坦,生在盛世生活优渥,自费在阳明山湖底路建造温泉别墅。币原坦卸任校长职位时,将别墅捐给台北帝大,而成一招待所,也是师生员工可以申请泡汤旅游的宿舍。1950年阳明山杜鹃花开时节,我们广东同学会一群2、30人就曾到此一游,事先没登记申请,也没购买门票,就进去洗温泉了,过了一会才有一个欧巴桑前来打扫,可见日本人建立的治安基础良好,没人管理的房子也无流浪汉前来光顾。
台北盆地是个水稻地区,台大四周都是水田,台大校区中公圳蜿蜒流过,有点小桥流水的味道,可惜瑠公圳只是个灌溉渠道,不通舟楫,不然就可称江南水乡了。笔者1949年来台仍然如此。水田有调节气候功能,而台北原来的人口只有30万,没有高楼大厦的水泥丛林,气候宜人,无装设空调必要,挂蚊帐也不热。
日本房子地面是稻草扎成的一块块床垫,上敷草席,称为「塌塌米」,标准尺寸长6尺、宽3尺,坚实整齐。起床后被褥塞入壁橱,用时取出。日本妇人持家有道,勤于擦拭,所以榻榻米表面光亮,一尘不染。台大宿舍很多,我看有几百户,所以连助教和小职员都可配到。除眷舍外,还有少数的学生宿舍,宿舍日语:学寮。寮之为物就不是正常家屋,如工寮、猪寮,中文听起来好像不太高尚。
日本投降后,日产充公,日人遣返是既定政策。台湾日本当局的军政人员遣返最快,其他要害机构如交通、电信的科技人员则仍留用,教授也一样,因为日本教授如果全部遣返,帝大将停摆。由于大陆来台教授很少,无法接替,所以日籍教授跟其他科技人员一样留用,领国民政府的薪水。教授们如其他日本人一样,也尝尝扫地出门,被遣送回国的味道。其实他们一点也没犯错,只是国家害人,自己所建房子也被当成日产充公,归台大统一管理,分配给大陆来台的教职员。因为「粥多僧少」,一提出申请就有。
可是大陆人对日式房子并不习惯,大陆主妇不如日妇勤快,小孩在塌塌米上面吃喝拉撒,塌塌米藏垢纳污,不敢恭维。至于日本教授自己辛苦一生所建的窝也没了。只许携带若干细软,其他身外之物一概留下。所幸美军参与遣国民政府的遣送作业,一切平顺进行。在遣送安排日程的一段时期里,有些教授的薪水已停,为了生活,也为了换取美金,不顾颜面,开始摆起地摊,卖名贵Leica相机、家传古董、珠宝之类,买过的朋友都说:便宜啊!
前此不久,网上有一流传,说日本人撤回后留有一批日本人和他们的后裔,以及与台湾妻子所生子女在台湾,还估计出一个数目,约2、300万。说将来时机一到,就有类似「天地会」的组职,企图利用「台湾地位未定论」的说法,将会作出「反清复明」一类的行动。
此一说法我完全不信。第一,本文已提到日本人的遣返是很彻底的,留台的日本人非常有限。第二,我认识不少娶日女为妻的台湾人,和他们的子女,怎么看都不像会想加入「天地会」的样子。可见此一传闻是别有用心的人所凭空捏造的,太离谱了。
1947年台湾发生228事件,很多人都想知道事件发生时,台湾大学留用的日籍教师对此动乱的态度。我了解事件发生后,一批日本教授立刻在电台广播,呼吁台人不可作乱,应服从中国政府,可见日本当时与此次事件应该不会有什么牵连。有一批暴民想冲进台大图书馆时,京都帝大出身的大陆人馆长于景让英勇过人,挺身而出, 一夫当关,以日语「马格也鲁」大喝一声,斥退暴民,成为台大英雄。
于景让有一怪僻,夏天炎热,他在一号馆的研究室里干脆不穿衣服,门口挂一张贴,请访客先敲门稍候,等他穿好衣服再出来。于景让做研究常常不交报告,也无人敢问.他教我「遗传学」,我好像没学到什么。后来再修一次,是国防医学院一位才貌双全,留美双学位的兼任教授许织云,总算学了一点东西。
台大图书馆中放着日本人收藏的中国1930~1940年代很多的文学作品,如鲁迅、田汉、茅盾、郭沫若的人的著作。这些左派人士的作品抗战时由于国共合作的关系,大部分我都看过,但后来这些文艺作品都成为禁书, 难得一见。1949年我到台湾,整天泡在图书馆,看了不少。
(作者为农复会畜牧组专家)
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史话专栏欢迎书摘合作与历史相关文章、照片投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