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日本民众抢拾美军垃圾丧命──战后,饥饿的世界之2(炳文)

1945年冲绳战役,不少日兵为天皇玉碎的迷信不再;弃甲投降人数居二战日本各战役之冠。从这张图片可看到,即使被围困在洞穴、碉堡月余,走出来投降的日兵,个个还是身体壮硕。 而此时台湾的老百姓,早就已经在饥饿的边缘生活了好几年。所以在二战末期日军的兵强、马壮,是建立在殖民地人民的饥饿上面。(图:NARA/炳文提供)

二战给日本本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据美国战略调查团的报告《战略轰炸对日本经济的效果》中的描述:「到1945年8月,日本的战争经济已经破产。」;国内大米和鱼类供应也严重不足,不法商贩趁机哄擡黑市物价,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日本投降的时候,战时经济已经崩溃,战后最初的几年,经济是极度混乱的时期。

原子弹爆炸后,受难的广岛居民。(图:澳洲军事博物馆/炳文提供)

原子弹爆炸后,受难的广岛居民,但由于辐射的伤害,大部分的幸存者也在幸存几天后相继离世。(图:澳洲军事博物馆/炳文提供)

1945年为了避免即将到来的冬天的饥饿,东京的日本人利用商业结构所在的土地种植粮食,这将帮助他们度过即将到来的冬天。(图:NARA/炳文提供)

战后日本东喜市村落一景。(图:NARA/炳文提供)

●1946年日本缺粮的情形

在太平洋战争的最后两年,日本国内粮食的产量下降了约26%。食品学者奥村绫尾回忆了粮食危机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他说:从1944年起,即使在农村,当地学校的运动场也被改造成红薯田。我们吃掉了甘𫉄植物的每一部分,从叶子到叶尖根……对于蛋白质,我们吃的是甲虫、甲虫幼虫和我们在根部发现的其他昆虫。

1945年,日本城市居民,利用废墟种植粮食充饥。(图:NARA/炳文提供)

1945年日本城市遭轰炸后的废墟。(图:NARA/炳文提供)

【日治时期,台湾稻米产量的30%输往日本,但人均日摄热量却远低于日人】战前,由于日人的喜爱,台湾每年大量输日蓬莱米,平均占全台稻米总产量的30%;粮食的缺口,则由东南亚暹罗、缅甸等地进口较低档的食米。而台湾居民每日所分配到的粮食,却比日本全国平均少了30%;后期,唯有加入皇民化改姓的行列,台湾人才可以配给到和日本公民一样的份量。日本投降后,战败的日本无法再从东三省、台湾、朝鲜等殖民地或占领地进口粮食;再加上遭遣返归来为数5、600万的日军,日本国内粮食问题变得非常严重;除必须继续实施粮食配给外,即使美军政府大量进口小麦,也无法满足日本的基本需求。1946年,日人均配给食物的热量为 1042卡路里(维基百科);之后,在美国的大量援助下,于1947年上升到1300卡。但此时的台湾,人均热量已达到1800卡(当时美国人均为3300卡)。

日本历史上破天荒之举,1946年某日,1200名示威人民冲破日本皇宫,要求日皇打开库存米,供给民众。(图/炳文提供)

1945年等待救济热食的日童。(图:UN/炳文提供)

(1945.12.5)如此东京:行政停顿、粮荒严重、失业增多。

●日本成饥饿世界

1945.12.5 日本全国饥民代表包围首相币原喜重郎官坻,抗议日本行政停顿、粮荒严重、失业增多。而各界也认为日本米荒危机为今后数月内所无法避免者。官方预计今年收成较去年减少24%。农民须对政府缴纳85%收获表示不满,农民以黑市作价予都市居民。

【日本动物园的动物,如狮子、老虎被杀来吃掉了】中华民国驻日本军事代表团成员的廖季威,还记得战后的日本粮食缺乏,每人每天供应4 两大米,饮食店几乎绝迹 (注:私下买卖食品属非法),糖果糕点根本没有。一般做工劳动的日本人的午餐是几个土豆或一点红薯,因此,很多日本人都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公园里的花圃草坪被用来种蔬菜土豆,动物园的动物,如狮子、老虎等则被杀来吃掉了;盟军士兵在街上扔下一个烟屁股,立即有日本人抢着去捡。

●日本上千饥民饿毙

根据东京1945.11.1的主要报刊,由于缺乏粮食,战后日本城市居民已饿死1400余人。而1945.11.17日本丰野市发生第一次重大的粮食暴动,日本政府公开承认:他们战后所实施的食物价格管制已完全失败;造成黑市主宰了市场。该日,数千名群众冲进了丰野市的面粉厂,劫走了货架上的谷物以及其他一切的供应品,第二天1300个暴民抢劫了该市的商店。(New York Times)

【1948.4.2新亚社东京电】一直到 1948年4月,日农林大臣永江在会见美调查团时,还要求美国增加援助日本粮食,使人均日摄热量从该年的1200卡,提高到战前的2400卡的水凖。(图/炳文提供)

1946年7月日本吴市,排队领取食米的妇女及儿童,战后日本食米采配给制,该年人均配给热量为 1042卡路里。在美国的大量援助下,1947年上升到1300卡。而1947年的台湾,人均热量已达1800卡。(图:澳洲战争纪念馆/炳文提供)

(1945.12.23)日本民众为抢拾美军垃圾而丧命

一名美国士兵在广岛南部的松山开枪打死了一名日本人。死者是大约1000名平民中的一员。当时他们冲进了一个刚被腾空的营区;去捡拾遗留下来的垃圾。一名美军警卫向地面开枪警告几次,当没有效果时,转而向暴徒开枪。

(Aug 20,1946)日人拒检,美军格杀勿论

美军驻日第1军团报告称,下午一名警卫在栅栏附近看到一名日本人。他大声叫那人停下来。当日本人开始逃跑时,他开枪打死了他。

中华民国驻日本军事代表团成员的廖季威,曾经看见美军军营附近的木牌上用英文、日文写着:「凡日本人进入此线以内者,格杀勿论」的告示。

●饥饿、贪腐、黑道和美援,造就了日本拉面的饮食文化

日本投降后,由于粮食严重短缺,占领军仍然沿用战时的粮食配给制度。在此措施下,民间食品贩卖是被禁令的。但由于粮食配给不足,导致人民必须依赖黑市食物补充热量。在这些庞大的黑市中,拉面遂成为日本料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拉面是在19世纪后期由中国移民引入日本的,最初是由汤面和中式烤猪肉制成的。1945年12月,日本创下了42年来最差的稻米收成。再加上失去殖民地(台湾、韩国)和海外侵占领土进口的粮食,大米产量大幅减少。面对粮食短缺,美军除实施食物配给外,并大量进口美国小麦。

由于私下买卖食品仍然是非法的,因此,制作拉面用的面粉,透过了贪腐的官僚、警察、黑道,源源不断地被偷偷从面粉公司转移到黑市。当时,90%的街边摊位都在黑帮的控制下,黑帮向小贩勒索保护费。渐渐地,拉面与城市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被炸毁的城市里,挤在屋台周围的工人阶级吃着拉面。到1945年10月,东京估计有45000个黑市摊位。摊贩大都集中在东京阿美横丁(アメヤ横丁,,Ameyaalley)露天市场。

战后初期东京拉面小贩的推车。(图:维基/炳文提供)

贩卖拉面的饮食店。(图:维基/炳文提供)

图中美军宪兵配合著日本警察,正在取缔私运食品原料的小商人 。当时制作拉面用的面粉,都必须透过贪腐的官僚、警察、黑道,从面粉公司转移到黑市。(图:维基/炳文提供)

【未完待续,炳文专栏每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