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尊重中华民国──光复后自愿留台的日本教授之3(钟博)

经政坛耆宿绪方竹虎 及东方文化学会的奔走,首相吉田茂才拿定主意,并来台会见蒋介石,达成协议落实中日合约的签订。(图/钟博提供)

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后,美军占领日本,日本失去主权长达7年。此期间日本所产货品出口均标示「Made in Occupied Japan」此一羞耻性的印记。这到底是美军占领当局所强加,或者是日本自愿的,不得而知。举例来说,1938~1953我在台大期间所见到的一切日本进口货品,小至牙膏,大至电器、车辆,就是这样标示的。这表示日本战后虽逐渐复兴,但国家定位尚有问题,还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要解决此一问题,就是与同盟国签订和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韩战于次年发生,因为这些原因,与同盟国签订和约一举一直拖下去。韩战发生的时候,我们正在台大的临时教室期末考,美机临空,警报响起,同学纷纷冲出教室避难,只有留学以前带过兵的农业概论教授赵连芳临危不乱,叫学生不要动,留在教室.至今印象深刻。

1952年日美签定旧金山和约,我国未被邀参加,日本有意与新成立的中共政权签订和约,所以中日和约必须单独签订。1952年3月日本派来我国特使河田烈一再拖延,毫无诚意,但我国是安理会常任国,与世界各国保有关系,加上韩战爆发,美国转而支持我国,日本态度也有改变,经政坛耆宿绪方竹虎,及「东方文化学会」的奔走,首相吉田茂才拿定主意,并来台会见蒋介石,达成协议落实中日合约的签订。

经政坛耆宿绪方竹虎 及东方文化学会的奔走,首相吉田茂才拿定主意,并来台会见蒋介石,达成协议落实中日合约的签订。(图/钟博提供)

这个东方文化学会的发起人,就是松本巍教授,其兄前田多们曾任文部大臣(教育部长),在政界、文化圈颇有影响力,1949在台湾大学执教的早坂一郎、松本巍、高坂知武,与张厉生、蔡培火、齐如山等组织东方文化学会,公推张厉生为会长,他们合力促成此事。

1949年初,傅斯年接任台湾大学校长后,曾召集校内之留用日籍教授聚会,以英语恳切表达大学当局希望日籍教授继续留任。傅斯年接任校长,带来了教育部和美援的图书、仪器,以及他在中研院史语所和北大的班底,使台大脱胎换骨,欣欣向荣。

傅斯年留学英德十余年,文学、哲学、数学,无所不学,但他视学位如无物,连个硕士也不屑一顾.可是他的学术地位崇隆,社会声望也高,蒋介石都敬他三分。更难得的是他自北大带来的自由学风,我大一的时候,不升国旗,不教三民主义,可说是空前绝后之举.在那白色恐怖即将到来的时刻,傅斯年力挡党团进入校园,所以傅钟傅园,永远使人怀念。

我在台大时,松本巍、高坂知武、矶永吉等日籍教授还在。其中,植物病虫害学系教授松本巍于1965年7月以74岁高龄自台湾大学退休,返日未久,又于翌年2月应台湾糖业公司之聘,担任糖业试验所的技术顾问,从事甘蔗白叶病的研究,并再度回到台湾大学担任兼任教授,指导研究生论文。1968年去世后,我方为纪念其在教育和研究上之贡献,由其门生及农学界人士乐捐成立「松本故教授纪念奖学金」,作为专攻植物病理学的学生奖学金。

农业工程学系教授高坂知武一向以台湾的农具作为研究主题,且为授课之需要,自修国语,并发起成立管弦乐团、室内乐团等,与学生的互动颇为融洽,因此,一直留用至83岁才退休返回日本。为表扬高坂教授的贡献,农学院农业机械学系的建筑物乃命名为「知武馆」,并设置奖学金等;高坂的女儿1950年代还在北一女上学,完全融入台湾社会。

1957年始返回日本的矶永吉,政府为酬谢他多年来对培育台湾蓬莱米的贡献,决定送他终生每年1200公斤的蓬莱白米。日本教授非常喜欢来台访问,我所服务的农复会因为有些经费,常常聘请他们来台。日本人重礼数,伴手礼必不可少,但也许因为当时教授境况欠佳,阮曩羞涩,我收到两件礼物特别稀奇,一件是一小段樱花树带皮的树干,一件是7层包装的礼盒,一层一层拆开,里面是一双超薄的棉袜。

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院长望月公子以宣纸恭楷修书道谢,还奉中华民国年号.可见日本教育界对中华民国还是很尊重的。(图/作者钟博提供)

日本养豚协会与台湾养猪协会时常互访,日客来时,台湾地主设宴,十菜二汤,稀松平常。但台客访日,日本回请时就备感吃力,因为日本物价很高。最后日方特别拜托简单招待就好,他们实在无法回报啊!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院长望月公子来访,我设宴招待,他返国后隆重地以宣纸恭楷修书道谢,那时都已经1982年了,还奉中华民国年号,可见日本教育界对中华民国还是很尊重的。

(作者为农复会畜牧组专家)

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史话专栏欢迎书摘合作与历史相关文章、照片投稿。

【本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