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厂攻绿色经济 各显神通
石化、化工厂扩大耕耘永续新能源
强化碳中和、新能源布局,国内石化厂除加速规划建置再生能源及储能设备外,同时引进国际最先进减碳技术,研议使用无碳燃料之可行性。其中,台塑、中油、南亚启动碳捕捉/再利用投资;中油、台苯也着手氢能应用规划。
南亚启动再利用投资
台塑获经济部补助「烟道气二氧化碳捕获再利用」创新研发计划,已于去年10月在仁武厂试运转,今年上半年完成试验计划。
南亚EG厂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透过碳捕捉技术,提供下游厂商生产醋酸及液态二氧化碳,目前每年可减少10万吨碳排放量,后续规划再减少每年28万吨碳排放量。
台塑导入低耗能原料
台塑化则积极评估各种减碳技术,包含入料优化导入低耗能原料:Biomass生质能部分评估导入木颗粒(wood pellet)或黑颗粒(black pellet)等各种借由植物废料衍生的生质能与煤共烧。NH3氨产业则以液氨(蓝/绿氨)取代燃煤电厂之煤用量。 中油揪中钢组钢化联盟
中油开发碳捕捉及封存(CCS)技术研究,参与「铁砧山碳捕存跨部会试验计划」、「桃园滨海碳封存计划」与「台西盆地海域碳封存计划」等,规划2025~2027年灌注10万吨CO2,CCS量能目标为2030年75万吨,2040年50万吨,2050年达千万吨。
中油与工研院合作明年底前于大林厂建置碳捕捉6吨/年、并合成1吨甲醇之示范设备,长期规划碳捕捉及再利用(CCU)量能为2030年25万吨,2040年40万吨,2050年60万吨。另与中钢筹组钢化联盟,由炼钢制程之一氧化碳(CO)及炼化制程之CO2合成甲醇,并供料生产醋酸及醋酸乙烯脂(VAM)等石化原料。
此外,氢能被视为即使燃烧也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终极环保能源,中日等各国积极投入氢能技术领域发展。
台苯瞄准工业余氢发电
台塑麦寮厂区现有氢气制程与应用,目前正评估导入蓝氢甚至绿氢的可行性;中油预计明年于高雄建置第一座示范加氢站,搭配公部门氢能巴士等规划,跨入氢能初级领域。
台苯与中兴电签订合作意向书,启动工业余氢发电,由中兴电导入技术,台苯提供余氢原料有效发电,导入企业碳盘查及二氧化碳捕捉再利用,双方将共同建立新型商业模式,预计第一座2MW(百万瓦)于明年底前于台苯高雄厂内完成,估计约4.8万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