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剿共碑文作者的戏剧人生(徐全)

陕西籍国军将领公秉藩。(图/百度百科)

国军第三十四师位于中国湖北随州的抗战纪念碑,最终被破坏,弃置和散落于沟渠之中,残件后被收藏。在陕西的军委会剿共别动队纪念碑,也在断裂之后收藏入当地文化馆。两块碑的碑记均由陕西籍国军将领公秉藩撰写。而他个人的人生际遇,也颇能反映国军的沧桑、现代史的沧桑以及每个具体的个人在大时代中的变迁。

抗战碑亭 终散毁沟渠

在中国湖北省随州市的洪山镇,曾有一座抗战纪念亭,亭中有一座纪念碑。该纪念碑与国军第三十四师在随枣会战期间的大洪山战役有关。是役,国军第三十四师与日军在洪山镇一带展开战斗,最终,日军被击退。战后,国军第三十四师在当地建立碑亭,以追怀阵亡于斯役的国军官兵。国军第三十四师,源自国民二军旧部,1930年12月成军。随即参加对湖北花园、孝感一带中共红军的围剿。对日抗战爆发后,该部隶属第三十九军,参加1938年1月之豫北豫东作战及1939年5月之随枣会战。

1940年6月隶属新编第十二军。1941年1月,隶属第八十军,参加晋南会战。同年4月,隶属第三军。同年5月该师兵败中条山对日作战,番号被撤销。

大洪山国军抗战纪念碑拓片。(图文:徐全提供)

从拓片照片上看,这座纪念碑顶部有青天白日徽。纪念碑碑记由陕西籍国军将领公秉藩撰写。碑记全文如下:

「大洪山抗战阵亡先烈纪念碑

大洪山战役后19日,既追悼诸烈士于涢上平原,复思所以永垂纪念者,莫若建碑立亭,于战争激烈之马鞍山以彰义烈。乃稽死事官兵姓名、籍贯,胪得151人,一一泐之,石额曰大洪山抗战阵亡先烈纪念碑亭记。竣之日,爰综是役事略,执笔撰写,俾登斯亭者,知所景仰焉。慨自倭寇侵淫,战云弥漫,燕赵敌气延于大江南北。本师参加抗战两载以来,转战千余里,流血鄂豫间。汴梁以还,凡东双河、平靖关、三阳店诸役,皆余亲为之指挥。陷阵冲锋,为民族自卫捐躯者,前后以数千计,诚一悲壮奋斗之血史哉。5月初,鄂中路战局突紧。贼以十三、十六两师团之众,由钟祥北犯枣阳;另以两师团由应山下随县,合趋宛之唐河、新野。8日,奉命侧击,迟滞敌之北进,始以一团出茅茨畈当敌。15日晨,与南窜之敌会于鸡鸣寺。16,寇益纵,约5千步骑;我亦增二团以对阵,长延数十里,尤以马鞍山反复争夺战为最激。黄风起,天为之蔽,撼山振岳,敌气为催。两军鏖战肉搏者五昼夜,斩敌殆2千,陈尸遍野。寇图襄樊之计,因以粉碎。噫!壮矣!当各志士相与余,随沙场共生死。每于战争剧烈之际,见弹雨横飞,宝刀欲折。亲见伤痛、收敛之惨,心裂胸酸,悲痛不自禁。夫岂不知为主义、为国家民族战,所欲有胜于生,则三千文化暨团体精神永存?然以与诸先烈,朝夕讲习韬阵技击,亲如骨肉,情不获已矣!呜呼!诸先烈之所以轻生命、冒锋刃、慷慨成仁、视死如归者,为主义耳。为国家民族耳。嗟夫。可以昭来兹、励百世矣。

公秉藩敬撰 孟默闻敬书

中华民国28年8月吉日」

1949年中共建政后,原本的纪念亭完全被毁。纪念碑散落在沟渠之中。后被当地人士收藏并捐赠于当地官方,由江汉公学纪念馆陈列。

剿共碑成「反面教材」

抗战亭消逝于历史星空,但另一块碑则成为记载公秉藩「敌视人民政权」的证据。公秉藩撰写过的国军碑文,不止抗战这一篇。在1927至1937的十年剿共战争中,1936年11月,中共红军第74师在陕西商南县富水关与国军发生激烈战斗。国民政府军委会别动队20人阵亡。战后,国军为阵亡的20人树立纪念碑,碑记亦是由公秉藩撰写,全文如下: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二支队界牌剿匪阵亡烈士纪念碑

烈士林君真康,田君仁德,唐君子安,卢君明典,马君□□,王君德辉,盛君彦邦,王君良,姜君伯西,郭君朝彦,张君嵩林,吴君化龙,李君行恩,余君绪义,杨君实生,陈君□高,申君德五,帅君胜明,王君青云,何君玉成;或为湘赣钟灵,或为泰华毓秀,少年英俊,迥出时流,多列□□□□□□□□□圣学门墙,学储济世,志切匡扶。年来频内忧外患,纷至迭乘;每念时艰,辄至 泣下,咸服膺蒋公安内攘外之大计,授身军事委员会别动队, 摧赤匪于赣陕,惩奸宄于闽陇,表率群伦,纳之轨物,宵衣旰食, 所至有功。25年,公秉藩奉命移驻陕南,清剿残匪,组训民众,时有赤匪陈先瑞,人枪千余,称红军七十四师,窜扰陕、豫、鄂边区,以驻军剿办不力,日久坐大,势甚猖獗,孤人儿,寡人妇,庐舍丘墟,老幼白骨;秉藩亟欲扑灭此獠,拯民于水火;11月11日,据报窜至距商南四十里之青山镇,有西犯摸样。当于13日晨,与驻龙驹寨之龚大队长建勋率□□部队赶赴前方,14日,与该匪遭遇于界牌附近桑树店;我方官兵除当地团队、游击队200余人外,本队之特务排第十九中队、第二十一中队之各一部,共计数不满百,与匪激战,自辰至酉,各烈士奋不顾身,出入弹雨,毙匪数百人,以众寡悬殊竟以身殉;事后闻之□ □□□□□褒扬备至。谚云舍生取义,重于泰山,各烈士为国捐躯,百世流芳,想必含笑泉壤。惟秉藩以己折股肱,国丧忠良,驰骋疆场,再见无日,不禁悲怆欲绝。誓与后□同志各矢勤勇,以酬先烈。26年,将各烈士忠骨聚葬商南东门外之山麓。元月10日,公墓落成,谨述各烈士死事概略,昭示来兹。

支队长公秉藩敬撰

大中华民国26年元月10日立」

有意思的是,公秉藩为抗战撰写的纪念碑被毁。但这则为国军剿共而撰写碑记的纪念碑,虽然断裂为3块,反而被留了下来,成为了进行共产革命宣教的「反面教材」。据2022年1月20日中共商洛地方党报《商洛日报》8版署名雷家炳的文史文章〈红七十四师桑树大捷与国民别动队界牌「丧碑」〉记载,在共产革命者眼中,这座纪念碑是一座「丧碑」,文中称此碑是「一座极好的历史见证碑和反面教材。」文中亦记载,这座纪念碑「高1.46米,宽0.67米,厚0.12米;原为整石凿制,现已断裂成3块」,被当地文化馆收藏。

抨击「杀人太多」 关押十年 颂扬领袖了余生

公秉藩后来的人生境遇曲折且戏剧。对日抗战时期的中条山战役后,公秉藩被日军俘虏,后来担任了汪伪政权的中央党校训练团干部总队长。1943到1945年,任汪伪政权的湖北警务处处长及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谋长。抗战胜利后,再度被中华民国政府任命为军职,但其不久后去职回乡。

中共扶风县政府官网在其「历史名人」的栏目中对公秉藩的介绍和评价,或许颇能呈现公秉藩的人生轨迹。据中共扶风县政府网站记载,中共建政前后,公秉藩的人生进入非常跌宕的阶段。1949年7月间,公秉藩向中共西安市公安局进行登记,1951年4月18日以「国民党战犯」被中共西安市公安局逮捕审查,1956年集中中央公安部,1957年12月解送陕西省公安厅关押。据中共扶风县政府网站称,惩治公秉藩的主要理由是:

「从事反共反人民活动达25年之久,曾逮捕红军战士、革命青年和无辜群众50余人,其中20余人被其部属和他亲自下令杀害。民国19年(1930)充任新四师师长时,奉令积极围剿工农红军总部,曾在湖北盐利战斗中使我红军伤亡数百人。在江西吉安亲自指挥修机场一座,因反共有功两次获敌奖赏3万元。民国20年(1931)进犯中共赣、粤、闽边区时所率匪部被红军歼灭,公秉藩被中共俘获后冒充士兵乘机逃跑,继续与中共为敌;民国25年(1936)充任别动队一支队队长时,在陕西淳化、商县一带到处修筑碉堡,编组保甲,训练壮丁,在荆西公路一线多次与中共地方游击队作战。围剿红军陈先瑞部,阻止红军北上抗日。民国34年(1945)被日寇在中条山俘虏后,任汪伪政府要职,出卖祖国,充当汉奸,为日寇训练警察局长,了解我军太行山一带活动情况,积极为汪伪反动政府效力。」

不过从中共方面这段关于公秉藩生平罪状的记述中可以发现,公秉藩在加入汪伪政府后,似乎主要职责和动向是针对太行山一带的中共军队。另据中共扶风县政府公布的讯息记载,中共建政初期,公秉藩对中共一些政治运动,有积极拥护表现,如怕家庭反对土改运动,公秉藩写信将其侄叫到西安,嘱咐在家服从政府法令,积极接受土改。1950年中共发行建设公债时,公秉藩积极回应,把自己一部分住宅变卖,购卖公债3000万元(旧币)。韩战时,把家藏商代古鼎一座(价值一万余银币)捐献中共政府。

但中共方面亦认为,公秉藩在收押管教初期,认罪不够,交待罪恶不老实,公秉藩自认为他「早已放下屠刀」。他不服关押,先后散布了一些反对中共的言论,如说中共建政后「镇压杀人太多,太残酷」,「人民民主专政是假民主,即光专政,就没民主」等等。

经过长期关押,中共方面觉得其「确有悔改」,公秉藩在反省书中表示:「我的反动历史有20多年,罪恶多端,不论举其任何一件,都是死有余辜。唯有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时代,才能给我以宽大、重新作人的机会,真是史无前例,恩重如山」。

公秉藩被中共方面管押10年后,于1962年获得中共「特赦」获释,回原籍参加生产劳动,当地政府按月发给生活补助费40元人民币。从1977年起,公秉藩先后亲自撰写对台宣传统战材料8份。1980年被邀请为中共的陕西省政协委员。1982年1月2日,在西安因病辞世。

(作者为香港城市大学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