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巴尔干半岛新危机(周阳山)

(取自网路)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火药库,前南斯拉夫的「波士尼亚-赫塞哥维那」(简称波-赫)共和国则是巴尔干半岛的火药库。最近这里又出现了新的政治危机。塞族民族主义者要求从联邦撤除塞族武装部队,迳归「塞族共和国」自行掌控,巴尔干半岛火药库的安全威胁,很可能一触即发!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夫妇在波-赫首都塞拉耶佛(Sarajevo)遇刺身亡,凶手是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比。一个月之后,奥匈帝国正式向俄罗斯帝国支持的塞尔维亚王国宣战,各国纷纷加入,一次大战旋即爆发!4年之间,一共约有6500万人参战,近2000万人受伤,超过1600万人丧生,其中包括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而塞拉耶佛这座多元化的民族、宗教与文明之城,从此声名远播。

波-赫共和国境内原有三大民族:回族(即波士尼亚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埃西亚族,分别信仰伊斯兰教、东正教与天主教,人口比例大约是3比2比1。它是南斯拉夫境内6个共和国之一。1949年起,南斯拉夫向西方开放,成为东欧各国中生活过得最好的国家,塞拉耶佛也同蒙其利,成为东西文明交汇、融合的闪亮明珠。但自1980年5月强人狄托过世后,各民族与各共和国之间逐渐分崩离析,而人口居首的塞尔维亚族(约占全国人口40%),则面对着联邦解体的严峻考验。

1991年,克罗埃西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等共和国相继宣布退出南斯拉夫联邦,迳自独立!1992年2月19日,波-赫共和国就独立问题举行公民投票,在境内塞族民众集体抵制的情况下,占总人口近2/3的回族和克族决定脱离南斯拉夫。3月3日,波-赫共和国议会在塞族议员缺席抵制的情况下,正式宣布独立,致使民族矛盾快速激化!

4月6日,在欧洲共同体承认波-赫共和国独立的当天,境内5个塞尔维亚人自治区决定联合成立「塞族共和国」,自行宣布将独立于「波-赫共和国」之外,但仍坚持继续留在「南斯拉夫联邦」之内。

塞族的独立行动立即招致了波-赫政府的武力镇压,驻扎其境内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军,以塞族为主,面临回族和克族武装部队的攻击。4月7日,人民军出动飞机轰炸了克族武装部队。冲突由首都塞拉耶佛向外蔓延,酿成全面内战!

从1992年4月5日到1996年2月29日,1400多天里塞拉耶佛被各支武装力量包围,冲突导致大规模的人员伤亡。据统计,在围城中一共有1万1541人遇害,其中超过1500人是儿童;另外还有5万6000人受伤。而死伤者当中有85%是一般市民。据199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战前塞拉耶佛市人口一共有49万2682人;由于众多市民被杀害或迫迁,到了2013年人口已减少为41万3593人。

1994年3月,波-赫境内的回族和克罗埃西亚族双方同意合组「波-赫联邦」,共同对抗「塞族共和国」。1995年7月12日塞族在斯雷布雷尼察发动血腥的大屠杀(genocide),有8000人不幸丧生,主要系回族。

1995年11月21日,在美国总统柯林顿的强力斡旋下,交战三方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空军基地岱顿(Dayton)签署和平协定,结束了为期3年多的内战,正式把波-赫共和国划分为「波-赫联邦」与「塞族共和国」两大政治实体,以及夹在中间的「波尔奇科特区」。在这次内战中,一共有超过20万人死亡,200万人流离失所。全国人口从1991年的436万人、减至1996年的376万人,继续降至2013年的353万人,20年之间人数足足减少20%。

根据《岱顿协议》,波-赫采取一种结合联邦制(federation)和邦联制(confederation)两种特性的特殊体制,形成了一种「邦联式的联邦制」,名义上是联邦,实际上接近高度自主的邦联。「波-赫联邦」与「塞族共和国」各自统理将近一半的国土,分别拥有自己的首都、政府组织、总统、总理、国旗、徽章和议会机制。而位于波士尼亚东北部的「波尔奇科特区」则为自治区,直属于波、塞双方组成的联合政府。

波-赫政府设立国家元首,是由三人「主席团」(presidium)所组成,各人代表一个主体民族,任期四年,每人轮流担任为期八个月的「主席团主席」之职,每两年循环一次。作为形式上的国家元首,主席团负责提名部长会议主席,即内阁总理(系行政首长),然后交由议会通过,总理负责任命各部部长。

波-赫共和国的议会分为两院:其中之一「人民院」有15名成员,三大民族每族各有5名代表;另外「代表院」有42名代表,其中2/3来自「波-赫联邦」,另外1/3来自「塞族共和国」。再者,宪法法院掌握全国最高司法权,由9名法官组成,其中4人由「波-赫联邦」选出,2人由「塞族共和国」选出,其他3人则系欧洲人权法院提出的国际法官,他们不可以是波-赫或其邻国的公民。

这样复杂而特异的制度安排看似分配合理而且公平有序,实际上却只考虑到族群配额,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民意。这无异于保障既得利益者,形成政治分赃机制,政治人物可以在这一连串的配额职位间不断游走、轮番上任,造成朋党政治的恶性循环,甚至衍生严重的贪腐。

2014年2月4日起,一连串的城市暴动和抗议行动在「波-赫联邦」境内爆发,这是从1995年内战结束以来最激烈的公民抗争,主因是严重的失业、贫困、贪腐与经济不振。这场运动被媒体标志为「波士尼亚之春」,意味着民主化改革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最后有一些地方政治人物辞职下台。但迄今为止,波-赫仍然是一穷二白,全国GDP不到220亿美元,平均国民所得仅及6700美元。一般劳工平均月收入仅有欧元300元(大约新台币1万元),位列欧洲的末段班。

现任波-赫主席团3位主席之一,代表塞族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多迪克(Milorad Dodik)是近期备受瞩目的人物。他曾在1996到2001年、2006到2010年,两度出任「塞族共和国」总理,接着又从2010到2018年担任「塞族共和国」总统,现在则出任形式上的全国领导人,也就是波-赫国家主席团主席。但是他却主张要将塞族军队从波-赫国防军中撤出,改隶由「塞族共和国」直接指挥,同时他也否认「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事件」,认为这是有心人士的的杜撰和编造。这反映出塞尔维亚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仍然在此一地区蔓延,而且持续扩展。

民族的纷争与族群的仇恨一旦被激化,并且提上政治议程表,今后,不但《岱顿协议》的核心共识将会被推翻,20多年来维持不易的战后和平也将出现新的挑战。由于俄罗斯已表态支持多迪克,近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塞族的主张也普受关注,这已引起国际社会的紧张与警惕。

如果「塞族共和国」再度点燃巴尔干半岛的火药库,将会给世人带来另一场让人心悸的「百年惊奇」!

(作者为中国文化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