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当八国联军被扭曲成正义之师(吴昆财)
图为108年课纲历史教科书。(本报资料照片)
两年前有位在广东的台商,其高中女儿至大陆探亲。假日时,台商对其女儿表示,欲带其至国父故居参观。其女一脸茫然回答:国父是谁?惊讶莫名的台商解释:国父就是孙中山啊!其女竟再反问:孙中山又是谁?
类似这样令我们这几代人根本无法置信的事实,竟然发生于现阶段的台湾各个角落。究其实,这已不是单纯个别学生的问题,而是普遍去中国化历史教育所衍生出对国史的疏离,甚至是仇视的现象。无怪乎,作家吴淡如会感慨指出其女不知谁是孙中山,企业家郭台铭的女儿不晓得岳飞是何许人也!
以下试举目前在国中教育现场的某版本,有关辛亥革命的文本:
清末革命运动:1894年(光绪20年),孙中山受到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刺激,在夏威夷檀香山建立兴中会,鼓吹革命。1905年(光绪31年),结合其他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革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同盟会成立后,扩大宣传革命理念,密集发动武装起事。后来清廷虽也推动「预备立宪」,试图挽回民心,但表现令人失望,反而留给革命派可乘之机。
建立民国:1911年(辛亥年),清廷宣布铁路收归国有,引发各地士绅抗争。10月10日,湖北武昌的革命派趁机发动武装起事,一举成功。各地立宪派人士纷纷转向响应,促成许多省分宣告独立,脱离清廷,史称「辛亥革命」。民国元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诞生。
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汇集多方力量,终结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时期,转而宣示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建立了崭新的民主共和体制。虽然这场革命改变中国的国家型态,但起事仓促,未能充分巩固「主权在民」的立国宏规。
该版本谈辛亥革命,广义的字数只有400个字,其中史实的叙述只有298字,但史论竟达102字。以298字根本无法让学子们掌握辛亥革命的完整史实与来龙去脉,当他们仍处一知半解之际,突然间,立刻引入了作者自以为是,那种只见秋毫不见舆薪的史观:「虽然这场革命改变中国的国家型态,但起事仓促,未能充分巩固『主权在民』的立国宏规。」硬是加强诸于学生历史记忆中,从而对辛亥革命产生刻版印象。
在现行举世所无的历史课纲下,而制作的历史教科书,它们之所以强行问世,加诸于学子,追求的目标可谓路人皆知,乃欲达「去中国化」。但城门失火,却殃及池鱼。对现今与未来的历史教育,埋下了不可抹灭的伤害:
一、缺乏历史叙述的脉络:历史学首重的必然是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尽力建构其因果的完整关系,尤其是史学强调「孤证不能成立」和过度类推的谬误,必须一分证据,讲一分的话。可是短短400字的文本,根本无法做到严谨的历史叙述。例如谈武昌起义的原因,就只提到是「清廷宣布铁路收归国有,引发各地士绅抗争。10月10日,湖北 武昌的革命派趁机发动武装起事,一举成功。」这种过度简化的叙述,也是历史教育的重大危机。
二、去历史化:在现行历史教育时数大幅度删减,以及文本内容同时浓缩,加上撰写者时而加入偏颇观点的多重影响下,几乎完全失去了原本应该传达给学生的历史知识,这就是不顾专业去历史化,最后将产生众多「史盲」。
三、没有脸谱的教科书:历史学有其研究的重点,包括时间与人,舍掉人为主体之外,史学毫无存在价值,是故历史学乃是为人文学。质言之,历史的传递,必须是以人为中心的知识建构。一个故事之所以能引发共鸣,人物的呈现是其关键。但吾人检视文本,除了孙中山一人之外,完全不见任何其他的历史人物,在这段关键性的中国革命史,扮演任何角色,如黄兴、陆皓东、黎元洪等。历史学上的人、事、时、地等,重要的学术原则,在文本里完全失去作用。至此,我们可以称呼这份文本是「没有脸谱」的教科书。
四、「仇中亲日」的史观。其实,淡忘历史,也就罢了,但可怕的是制造对历史错误的解读。由于现行执政者为逞个人私欲,仍极力地制造仇中恨中,进而美化列强如日本对于中国与台湾侵略的正当性,在教科书里俯拾皆是,忘记了侵略战争谴责的普世价值。所以诸如近日来一本以《八国联军乃正义之师》的书籍,在台湾出版,最后引发了华人社会的侧目与挞伐。它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究其实与台湾去中国化教科书,真有着表里呼应之效,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之,在现行仇中、媚日的史观与去中国化历史教育下,学生们不认识国父与孙中山,历史程度的低落绝不是最下限。我们可以预见,其崩坏势必一波接着一波挑战底限,诸如中研院某前研究员竟然指称:「中共在1895年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张冠李戴笑话,必将层出不穷。不过究竟如何拨乱反正,却要等待有志之士揭竿群起!(作者为嘉义大学应用历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