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在野大联盟的困难度(周毓翔)

在野能否整合,令蓝营群众焦虑(中时资料照/合成)

在野为寻求下架民进党,实现政党轮替,浮现各种「联盟说」。然而部分推动者心中所盘算的真是在野阵营的胜利,还是个人的利益或恩怨情仇?所谓在野整合,真的有急迫性需要现在就谈吗?

目前传出的大联盟组合,有朱立伦的执政大联盟、罗智强的政党轮替大联盟、郭台铭的主流民意大联盟,及政论名嘴倡议的各式组合。只是,如果这么好合,就不会有现在的纷纷扰扰,这点柯文哲就很清楚,一语道破两党存有「DNA不同」的问题。

国民党参选人目前相对缺乏强势主导的力量,民众党则少了组织,一个无头有身,一个有头无身,好像只要动个接头手术就能成为「完人」,然而DNA不同,客观条件未契合之前,硬要接合难免互斥。

例如,柯文哲靠一句「垃圾不分蓝绿」闯荡至今,在他眼里国民党跟民进党并没有两样。在没有取得相互谅解的前提下,国民党能期待自己去支持一位随时可能数落国民党的柯文哲?反过来说,柯文哲明知自己的年轻支持者,绝大多数是厌恶蓝绿而来,他岂会甘心投入蓝营怀抱?

因此,现在倡议在野联盟者,不少人都回避面对这些现实问题;之所以仍大力倡议,不外乎有个人的政治意图,包括仍未放弃「换侯」,或与侯办执行长金溥聪过去有嫌隙等。但这样的倡议声,恐怕已让蓝营支持者认为,转而挺柯、挺郭都不算背叛在野党,因而让侯的民调陷入卡关。

真心推动在野联盟者必须思考,有如此急迫性现在就谈吗?事实上,合理做法应是政党各自努力直到登记前夕,当局势更为明朗清晰,再来判断登记前要整合成一组候选人,还是继续等到登记后看局势发展再谈合作,或是让选民自主弃保,这才是相对合理的整合时间点。此时各方选情未明,侯也陷入民调压力,柯则被仇女议题所困,谁能在这几个月内翻身都还不清楚,各阵营的牌也都还没发完,就要在野互相摊牌,真有这么急吗?

回想2022九合一,北市跟竹市选举被视为蓝白合范本,或许这才是2024总统大选推动政党轮替的模范,也就是蓝白各自在选举上竞争,比谁更能监督民进党、谁更有资格取代民进党;选民眼睛是雪亮的,政党早就难以主导操作弃保,反而是选民会自动判断投票给最有机会胜过民进党的人,这比组什么大联盟、大平台都还契合民心脉络。所以,主张现在就推动大联盟的人,恐怕都是在想着其他盘算,并非真为政党轮替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