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纾困预算要用在刀口上(周信佑)

《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防治及纾困振兴特别条例》落日期限延长1年至明年6月底。(姚志平摄)

彭博社26日公布最新全球防疫韧性月评比,台湾在53个国家中位列第51名,倒数第3名,防疫模范生变劣等生。疫情居高不下,立法院27日通过将《新冠纾困振兴特别条例》及特别预算施行期间延长1年至明年6月底,行政院也通过「因应疫情新一波振兴作为」,总经费345.6亿元,政府估计约89.9万人可受惠。

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立法院自2020年陆续通过8393.4亿元《新冠纾困振兴特别条例》特别预算,政府在疫情初期成功挡下病毒,也交出不错的经济成绩单,但或许是前期防疫成功让政府错估情势,没能提高警觉超前部署,以致今年4月初面对Omicron的新一波疫情,首先面临快筛剂不足,5月中又面临PCR筛检量能不足之疑虑、医院病床与医护人力不足,治疗新冠肺炎药物供不应求,显然中央疫情指挥中心低估了防疫医疗保健支出所需的经费,也未提前准备防疫的医疗需求。

观察纾困特别预算8393.4亿元中的预算配置,用于经济发展支出最多,约5151亿元,占所有预算的61.37%;其次是医疗保健支出,编列了1657亿元,占比19.74%;第三是福利服务支出,约806亿元,占比9.61%;第四是农业支出为457亿元,占比5.44%;第五是社会救助支出316亿元,占比3.76%。从前年1月15日到今年4月30日,约执行7120亿余元,执行比率约85%,目前剩余约1300亿元。

从整体预算配置观之,政府显然把重心放在经济振兴上,但防疫、纾困、振兴3项,最根本的还是防疫,只要防疫工作做得好,纾困振兴所需经费自然可大大减少;疫情若没获得解决,经济必受冲击,届时政府又要纾困、振兴,反形成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疫情发展瞬息万变,政府不该自满过去的防疫成就,轻忽疫情变化,以致没有提前部署。

像今年3月前已支付快筛试剂款项仅5264万,确诊后最关键的医药保健预算项目「治疗药物与医疗器材调度及口罩咨询、检验等」,编列20亿8662万元,只执行了14亿5590万元,执行率仅69%;更在疫情爆发后才紧急采购抗病毒药物,目前已决标未支付数还有201亿2355万元。

卫福部的防疫经费运用不论是快筛剂、PCR量能、儿童疫苗、医护人力配置与简化检疫、给药程序,及时救助病患等方面,都有慢半拍之嫌,让防疫政策出现很多问题。庞大的特别预算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还让人民付出更多生命的代价,政府的防疫工作实在需要严肃地检讨。

总数8393.4亿元的纾困特别预算目前还剩1300亿元,政府说未来将全数用于防疫。但未来编列的预算一定要用在刀口上,填补当前的防疫漏洞,建立检疫量能,把病床补足、买疫苗,尤其是降低中重症与死亡率仍是当前防疫的重点。如果政府不能妥适配置有限的预算资源,编再多的预算都是浪费。(作者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