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中美竞争 全球化开始走向死亡?(潘华生)

迄今已近4年的中美贸易战,的确对在华出口企业产生「减少中国制造」的压力,但并没有达到缩减中美贸易逆差的效果,也没有减缓中国的崛起。(示意图/shutterstock)

台积电美国厂移机典礼,创办人张忠谋一句「全球化几乎已死」效应延烧至今,有许多人撰文认为张的说法太极端。但12月17日台积电总裁魏哲家再次公开表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会侵蚀国家之间的相互信任,并摧毁全球化带来的生产力和效率」。

事实上世界半导体产业是高度依赖各国专业分工的全球化制造。美国主导了IC设计,日本长于材料和化学,韩国擅长于存储晶片,台湾代工制造与封测很强,荷兰光刻机领先,而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晶片需求市场。各国各有所长,分工协作,使得产业更新迭代极快,生产力和效率也能迅速提升。

台积电充分利用了台湾所拥有的比较利益与区位优势来完成晶圆代工的制造优越。它服务全球客户,且台积电严守诚信,不涉入终端产品竞争,建立伙伴关系,追求双赢。所以,在这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得以不断扩大其市占率。它更获得全球资本与机构法人的青睐支持,外资持有的比例曾经一度高达80%。在台湾与美国双重上市,这在每年需要大量的资本支出、本质上仍是高资本密集的半导体制造行业尤其重要。

迄今已近4年的中美贸易战,的确对在华出口企业产生「减少中国制造」的压力,但并没有达到缩减中美贸易逆差的效果,也没有减缓中国的崛起。为此,美国国会不断要求政府拿出「所有的战略、经济和外交工具,抗衡中国日益崛起的全球力量,并确保在(对中国)竞争中获胜」。为此,美国出台各种保护主义手段,如设立实体清单,禁止全球各国企业向实体清单企业进行交易,来打击中国的高科技产业。贸易战甚至波及在美中概股监管相关领域,以强制退市为要胁,对数百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审计底稿进行检查。虽然美国仍不断说着要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但却接连无视WTO专家小组裁定美方在中美贸易争端的多次败诉。

由于半导体产业的先进制程攸关未来在机器人、人工智慧、超级电脑、自动驾驶等领域的高度,因此成为国家安全、地缘政治对抗与冲突的焦点。近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对阻止中国使用美国先进技术的规则进行了细化和明确,再将30余家代表中国半导体自立更生的新兴企业全加入实体清单。虽然美国政府口口声声说要与中国共同管控冲突、不搞对抗,但此举企图把中国变为全球先进科技发展的孤岛,明显升级了对中国高科技行业的打击。

总之,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已经日益被美国所割裂。可以想见,各大工业国接下来将被逼自建供应链,欧洲、中国、日本和韩国等都将加大半导体投资,而这又会导致全产业效率降低,产能过剩。至此,台积电过去赖以成长茁壮的全球化与自由贸易,却在近年不断升高的地缘政治风险当中逐渐凋零殆尽。

从这个角度看全球化与台积电的相互共生,会得到比较接近张忠谋从坚拒台积电赴美,到出席移机典礼有感而发的心路历程。

所以,张忠谋点出了半导体产业从过去的全球化布局,到现今受制于大国地缘政治角力的现实,也看到了越来越趋向政治力反全球化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只要一旦开始就难以回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扰乱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将不可避免地使世界半导体产业进入寒冬。以他的阅历与高度,难免「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所以他才会在美国厂风光典礼上近乎哀悼般地说出「全球化濒死、自由贸易消失」的感慨。

(作者为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副教授)